第16章集体潜意识

作者:逍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里面伸出个棍来,左晃右晃,像我的头一样,然后就有了风;说了这么一段话,荣格就把这段话记下来了。

后来过了几年,荣格在读一本宗教学书的时候,突然发现书里记述了一段同样的话,说:太阳里面伸出根棍来,左晃右晃,于是产生了风。

后来荣格经过调查,他发现患者说这句话比这本书要早很多,而且这本书是用希纳文写的,而患者并不懂希腊文,院方也确认这个患者根本就没有出过医院。

所以,荣格认为这个患者和这个写书的人之间可能有某种联系,而且这个联系是跨越时空的。

由于他常年对宗教、神学、考古学都有研究,导致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世界各地的文明、神话、宗教都有一些类似的特征。

不管是某雅文明、某河文明还是某江文明,都提到类似的神话故事:大洪水、蛇身神、飞天龙。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文明彼此之间是并没有进行过交流的,如果说洪水、蛇身神、飞天龙都是人们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东西的话,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有如此雷同的想象呢。

荣格越是深挖,越是发现很多现象都有类似的问题。

音乐领域有非常有名的和旋——“大三和旋”,大三和旋听起来会让人感觉特别愉悦,而与之对应的“小三和旋”,却让听的人觉得悲伤,这种心理的反应全世界都是共同的。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效应叫“波巴-琪琪效应”。

就是说有两张图,一张图叫做“波巴”,一张图叫做“琪琪”,问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会觉得图片圆润一些的叫“波巴”,尖锐一点的叫“琪琪”。

而且,这个实验是经过一百年验证的,不管实验对象受过怎样的教育、出生在哪个国家,就算是某州的土某著,或者是不会说话的小孩,任何人都会认为圆润一些的是“波巴”,尖锐一点的是“琪琪”。

某本著名的灵长类学家某合雅雄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百目猿现象”。

某合雅雄在某本附件一个叫“辛岛”的小岛上观察某本猴。有一天,这个小岛上的猴子在吃果子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果子掉到海水里面去了,然后这个猴子就下去把这个果子捡起来继续吃,可能是沾了海水特别好吃,于是这个猴子从那之后,每天都摘果子故意扔到海水里,然后再捡起来吃,时间长了,周围的猴子也都学,都像之前的那个猴子一样把果子扔在海水里,然后再吃。

当这个猴群里大概出现一百只猴子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某合雅雄突然发现,旁边一个岛上的猴子,也开始这么做了。

隔着海的两个小岛上的同一物种,先后不久学会了同一项技能,这种超自然现象就叫“百目猿现象”。

人类学家一直在争论,人类究竟是“单地起源”还是“多地起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