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矿禁的问题

作者:一夕秋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所言,国库之财取自于民,理应用之于民,如架桥修堤兴教等皆是利国利民之事,但如今国库之财只用之于民,只怕民不以此为需,因而,臣也认为北方增派数十万大军,寸土必占,非长久之计,无人之地终究是味同鸡肋。”

朱厚照点了点头,他承认张璁和康海说的都对,自己不能因为一些晋商而置整个天下百姓利益于不顾而盲目北进,或许这也是中原王朝的无奈之处。

历朝历代的有为之君自然不是不希望帝国疆域辽阔,但经营帝国和做买卖一样不是说土地越多越好,有些不值钱的土地留在手里除了靡费钱粮去守御还不如弃之以省出财力增加民生。

“按照你们的意思,是大明现在应该将已经这些塞外土地全部丢弃,从和林到大宁(相当于今天的蒙古和内蒙古)的土地全部不要,大军撤回?”

朱厚照这么一问,内阁的官员们皆保持了缄默,毕竟他们也不敢明说这些土地全部抛弃。

倒是杨一清这时候推着木制轮椅走了过来:“陛下,臣认为不可,这广袤的土地是整个近卫军耗费无数心血占据的,光是钱粮都靡费无数,如今贸然丢弃,岂不可惜!

而且臣还想问的是,这数十万近卫军现在派驻塞外一带还可起守御之作用,但若撤回关内,朝廷如何养活?”

“撤自然是不能撤的,臣疑惑的是,既然鞑子能在这些地方生存,为何我汉人就不能,难不成我汉人还不能牧羊吗,既然是土地,总是有出息的,臣以为,朝廷还是应该想出如何利用这些土地为好,而不是弃之,并且如果弃之,北逃之鞑子势必会回来,西边之鞑子也会东进,到时候依旧会有边患!今日所做之事就会前功尽弃!”

夏言这时候也接过话来说道。

“塞外的土地不能弃!朕先说明这一点,太平之世,人口数量只会有增无减,土地如因为现在无用而弃之,只会导致帝国内部人地之争加剧,虽说北方苦寒,但亦非完全不适合人生活,夏卿说的对,土地之出息不仅仅在于是否能耕种,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出息,朝廷应该想办法如何利用这些土地,而不是将其弃之不用!”

朱厚照说后,康海张璁等连忙称旨。

朱厚照点了点头,便开始和这些朝臣一起细想如何利用这北方新占据的土地。

毋庸置疑的是,塞外这些土地除了长城边的还可以种植冬小麦外,大部分做农业是没有意义的,何况,朱厚照也清楚,在五十年后,小冰河气候会越来越明显,到时候塞北这些地方会更加寒冷,从长久来看,也不适合发展农业,即便在后世,辽东与奴儿干都司这些地区还是大米的主要产区。

眼下唯一可能考虑的方式则是工业化,争取在工业利用上找到这些土地的价值,当然,这些土地的传统行业如畜牧业还是可以发展的,甚至可以利用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促进畜牧业,毕竟如果将来让大明人人每天喝奶的话,对奶牛的需求量肯定很大,而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