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被陷害

作者:君临天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远的爱州,褚遂良在绝望之中,上了一封陈情书给高宗,诉说自己曾长期为高祖与太宗效劳,最坚决地支持高宗继位等等,结果仍是无济于事。

禇遂良在爱州带着遗憾离世,张怀瓘书断言道,褚遂良在他死后,武则天等人还没有放过他,一方面把他的官爵削掉,另一方面把他的子孙后代也流放到爱州。

褚遂良前期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褚遂良具有创新精神,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

“先华夏而后夷狄”是褚遂良民族思想的核心。褚遂良心想,唐朝所直接管辖的汉族地区和被称为“遐荒”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既然在地域上是有层次的,那么对其重视的程度也应当有层次。他为此很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把唐朝应该直接管辖的地区比作“一身”,在“一身”之中,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等于自己的“腹心”,各个州县如同四肢,而“四夷”则是身外之物!

“威”就是国威、兵威,具有以武力使对方感到恐惧的意思。在褚遂良的思维中,就是通过诛的手段,使别人惧怕唐朝。

在战神李玄霸的心目中,褚遂良的“以信义而抚戎夷”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应当说,褚遂良的这一思想可谓抓住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质。在褚遂良看来,“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信为国本”。第二,对少数民族守信能够充分显示中原王朝的形象。第三,守信是避免民族战争的有效途径!

贞观十二年,他一直视为师长的家虞世南去世了,这让他特别难过:“虞世南死后,再也找不到人谈论书法了!”大臣魏征听后,对他说:“褚遂良的字写得很好,下笔遒劲,有几分王羲之的感觉。”唐太宗喜出望外,即刻任命褚遂良为“侍书”。

褚遂良不仅书法水平一流,他的学识同样渊博,唐太宗疑惑地问褚遂良说:“舜造过漆器,大禹雕琢过切肉的砧板,当时劝谏舜、禹的有十余人,食用器物这样的小事,大臣们为什么苦谏呢?”

李玄霸言道说:“不能鼓励奢侈。如果把精力放在雕琢上,会妨害农业生产;要是漆器流行起来,以后就一定有人会用金子、玉石来造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