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事情还当回事儿,可自从签了《江宁条约》,造船的事情大都被搁置了。
“洋人的轮船,咱们能购置吗?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原来自己一直小看大清了,轮船都能研制,不管姓能如何,这无疑是个好的开端,造船之事被搁置,对大清来说不是好事,对自己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难!朝廷也买过,英吉利那边防着咱们呢!庚子年,林则徐买过五六艘西洋战舰,其中就有一艘明轮的小火轮,这些都是从米利坚处购置的英吉利旧船。
庚子一败,水师的这些船,全被英吉利人俘获了,《江宁条约》一签署,世道清平之后,朝廷就没了购船的心思,这些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洋人的轮船多是明轮铁壳火船,我初次听说是在道光十年,当时英吉利的福士号,在伶仃岛附近游曳过。道光十五年,我才见到了真正的铁壳火轮渣甸号,只是这火轮到了广州没两天,便在虎门挨了炮击,退出了伶仃洋,以后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到了庚子年间,英吉利借着铁壳火轮,纵横大清的江河湖海。这些铁壳舰船速度极快,船上的炮火也凶猛异常,纵横肆虐几无可匹敌。
杨芳当年也剿过铁壳火轮,可聚集无数火炮,建了无数炮台,也没曾打沉一艘,反而靡费无数。林则徐当年也听过这个的,这也是他当年购置洋船的原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