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的行程,半途是宽达六丈的夯土公路,半途是黄河流域的运河航道,还有就是河道地区,成规模的农庄,有了这些,大清这个国家,才有了根基,单纯的人多枪多,在一国政客的眼中,并不算什么实力,足以支撑庞大军力的基础,才是真正可怕的玩意儿。
至于外交手段,就更容易了,杨猛自己就足以代表整个大清的外交水平,这一路走来,杨猛与英法美德等国的军政层面,都有不少的接触,如今的时代,就是一人可以振兴一国的时代,德意志的俾斯麦、意大利的加富尔、英吉利的巴麦尊、米利坚的林肯,这些都是可以振兴一国的人物。
相信,数年的接洽之中,欧美国家不可能不关注,自己这个大清的外交家,只要让蒙古诸王,放出自己主导大清的消息,相比欧洲的使节团,会正视这次和谈的。
随着前线那边的接触,杨猛这边也得到了欧洲使节团的组成,德意志的首相俾斯麦亲临,对杨猛来说是件大事,这说明在沙俄的问题上,德意志一方是极端重视的。
法兰西一方派出了外长斐迪南,这就是带着敌意来的,看来自己的报复手段,让法兰西一方有些如坐针毡了,至于沙俄,他们就是个没脸的货,除了普通的随行人员,只有一个驻华公使,作为使团的代表,看来沙俄在此次和谈之中,对自己的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鱼肉而已!
至于英吉利的态度,就有些暖昧难明了,杨猛本以为,巴麦尊内阁会派一个比较强势的人物过来和谈,没想到英吉利一方来的却是财长格莱斯顿,这态度就有些让人呵呵了,看来英吉利此行,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谋求本国的利益,沙俄一方在谈判之初,就被英吉利抛弃了。
“计长,蒙古立国之事大有可为啊!英吉利一方派来了格莱斯顿,这货是英吉利的财长、工党领袖、巴麦尊的政敌,他这次前来,代表这英吉利对外政策的转变,对咱们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啊!”
杨三爷的话,让徐子渭有些发愣,法兰西与德意志一方,敌意是相当明确的,对此三爷不以为意,而英吉利一方的示好,却引起了三爷的警惕,这国际关系之中的弯弯绕,徐子渭还是有些陌生,但从三爷的口中,徐子渭也大概摸到了国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三爷,计长有些不明白,这英吉利示好,为何不是好事儿呢?”
“哼!示好?他们这是要准备对付咱们了,牺牲沙俄,换取一个缓和的时间,格莱斯顿此次前来,与咱们修好只是表象而已,他们真正的目的却是修好米利坚,企图消弭米利坚的内战,最终目标,则是对咱们发动海上的攻势。
这几年,巴麦尊内阁因商业上的纠纷恶了米利坚政府,英吉利一方妄图依靠宗主国的地位,压制米利坚的商人,谁曾想适得其反,恶化了英美之间的关系。
如今米利坚陷入内战,本是英吉利乐观其成的事儿,但有了咱们的异军突起,英吉利一方感觉到威胁了。
格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