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了。
方法有些问题。
“蒸馏水最好别用了,煤油适当,但是……”
“不要刷得太频繁。铜器的绿锈,煤油、滑石粉、海盐、食醋、柠檬水都能去除。我的个人建议……假如起灰了,拿软毛掸子去尘就行。”
“因为这面镜子在如今更多的是装饰、摆放,还有传承的意义。实用性在现在肯定是很低,屡屡去除绿锈,相反对它的价值可能会有折损。”
价值可能会折损?
“好的好的!明白明白!”
父亲有些吃惊,从速点头。
林风展开折扇边翻摇边讲解。
“背面这些彩色的图案是葡萄花,绿藤紫花,色彩鲜明清晰,寓意多子多孙。而且它的线条都是铜丝掐出来的,非常细腻。”
“表面镶嵌为珐琅质地,变化多端。”
“只是……它这个砂眼太多……说明提炼不纯。”
父女刚刚放下的心,又重新高高提起。
“不用太着急。”
林风摆手笑道,“你们觉得你们家族这个铜镜大概是什么朝代的?”
“可能是……元末……明初吧。”姑娘犹豫着回答道。
“沾边了。”
林风悠哉悠哉地摇着折扇。
“这是明代中后期制作的铜镜流传到现在,保存如此完好,实属难得。”
“价值自然也是相当不菲。”
“大家可以猜一猜。”
公屏上网友们从几十万猜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都有。
父女二人心里也在打鼓,不敢贸然开口。
林风喝了一口茶。
缓缓伸出一根手指。
“一千万,最低。”
一千万……!
这个节目开播以来,出价最高的文物。
现场观众很多也是平生以来第一次如此近距离观察到、看到价值千万的藏品,听到价格报出的那一刻,一片哗然,纷纷伸长了脖子,希望看得再清楚一些,再明显一些。
林风示意现场朋友安静。
“真品确实难得。不过很多藏友可能看过了这个节目之后,对相关铜镜趋之若鹜。”
“为了避免大家上当受骗,请谨记我接下来说的话。”
“市面上的仿制品很多,尤其高仿品难以辨别。辨别新老铜镜有几种常用用的方法。第一个就是闻。”
林风冲自从听到价格后,就一直高兴得有些飘飘然的父女二人招手,示意过来。
“你们用扇闻法或者其他方法仔细闻一下,这面铜镜是什么味道,然后告诉我们。”
姑娘凑近,鼻翼翕动,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