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真假墨宝

作者:苏大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倘若眼前这一副为假,那么能够临摹出颜公如此风采的作者,又是何等的文士风流。

真品?赝品?

按照常理逻辑的推断似乎,真迹绝不可能会流落于此,被他们从一座佛造像之中寻到。

恐怕,事情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林风目光深沉地扫过这幅文稿作品,带着历史的气息存在至今。

视线流连忘返在那一句用墨浓重的“父陷子死”之上。

这一句简单却又警世的话,在整篇文章之中最为突出,尤其是铁画银钩的笔迹里,藏锋而出,杀笔狠重,带着一股厚重而浑朴苍穆的气韵风度。

然而下一句,这股浓烈的情绪戛然而止,前后强烈的反差可以预见,写到了这里的颜真卿已进入沉重的低徊,他沉重深邃的心情在这一刻迸发出了最强的力度。

这是对现实的悲剧发出最真实的控诉,情绪一跃,上升到了全篇高潮的顶峰。

就在最后一段,颜真卿的笔触又突然之间飞动起来,虽然墨尽笔枯,仍有苍劲流畅的气势,充分的显露出颜公满身英风烈气。

悲痛与英烈的情绪,始于笔端,最后落于字里行间。

看到这里的人仿佛已经彻底同当时的颜真卿融为一体,他们已然不再呐喊,愤怒被深深地压抑起来,丰富沉重的情绪转而祷告上苍,结尾的一句“呜呼哀哉”,尤以“呜”一字狂草之一泻千里之势,若如青烟一缕,随魂魄而去。

林风的思绪也随文稿中浮现的情感而波动,穿越千年看到了那一场战役的惨烈,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开口。

“这一副《祭侄文稿》,确是真品无疑。”

能够给观赏之人带来这样的震撼与感动,除了颜公的真迹,绝对没有第二种可能。

“可是,《祭侄文稿》传世以来都是被好好珍藏着的,这又如何解释?”

“《祭侄文稿》最后一次现世是在和r国的联合艺术展上,据传,当时作品收回的时候,因为展方的失误,对这幅传世墨迹形成了极大的损伤,五年过去了,它再没有被拿出来供人欣赏过。

据我的推测,它应该是在那一次展览上就被人掉了包,真迹就此遗落海外。如今它出现在这里,不知道是哪一位有志人士,冒险出国,辗转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才能寻回这件宝物,用这种方式隐藏起来送回。”

空气之中弥漫着长久的沉默寂静,在场的所有人不由得随着林风娓娓道来的话语,幻想出一幕幕惊险的画面。

没有人对林风的鉴定提出半点异议。

终于,林风眼神一敛,收回微微有些失控的情绪,小心翼翼地把这幅承载着华夏民族优秀不屈气节,艺术价值无限的作品收起。

抬眸看向一旁的沈语寒,林风再一次说出那句话。

“这座佛造像,追根究底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