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借刀(四)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

“覃公直说无妨。”

覃福负手而立,道:“卫所有城垣不假,但指挥岂不闻向年川中故事?赵营兵如貔貅,连剑州、达州那样的通都大邑都打得下来,施州卫城又岂放在赵贼眼中?”他话至此处,观察了邓宗震颜色,见他有些怫然,摇头往下说,“我知指挥骁勇,不惧赵贼。可指挥想想,徒死城中又有何益?施州中官兵已经不多,再白白损了这数百健儿,不是抗贼,而是助贼了!”

最后一句实乃诛心之言,邓宗震浑身一震,口中反复咀嚼这一句“不是抗贼,而是助贼”,越想越觉得有理,再想到覃福又说“未必就成死局”,心中一股希望之火猛然烧起,走上来拱手道:“在下鲁莽,亏得公提点,否则枉自死了事小,害了卫所以至全州事大。”

覃福脸上难得露出微笑:“你能如此想,自是再好不过。”边说边收了笑,“我有一议,请指挥考虑。”

当下覃福说出他的提议,邓宗震半晌无言,思虑了许久,衡量各方利害,终无更佳方法,这才点头应允。

赵营因得忠路之便,在施州头次大战,便取得歼敌两千余的战果,大动官军筋骨,全营上下无不欢欣鼓舞。此时雪势已逐日消弭,但春雪未融,川中官军听说已有几路到了顺庆府,不过要想跋山涉水追到此处,尚需时日。更何况,施州卫不属四川而属湖广,王维章好不容易送赵营出川,是否会派兵跨省追击,还在模棱之间。总的来说,在至少一两个月内,局面大有可为。

赵当世不想给施州官兵有反应布策的机会,在七药山之战一日后即兵分两路,一路自己与侯大贵带领中营,直取施州卫指挥使司,另一路则惯例由徐珲带领前营,向南攻击大田所。

之所以选择施州卫所与大田千户所,原因有三。

第一,施州上下大多山地,土地贫瘠,筹粮不易。最为肥沃的两块地段就在施州卫所与大田所。施州卫所三千户所屯田二百六十余顷,大田千户所屯田一百五十余顷,根据覃奇功提供的情报,施州卫所府库存粮两千五百余石,大田所二千余石,都是不小的数目。一般来说,在籍明军每人薪俸是日银三分,米一升五合,马则日草一束,为银二分,豆三升。赵当世注重兵士营养,或许银钱方面比不上明军,但粮食是竭力供给,赵营单兵每日份额有粮二升。若能尽取二地屯粮,足以支持赵营五千人马的消耗将近两个月。

第二,整个施州卫,仅有施州卫所与大田千户所筑有城垣。赵营虽强,屯驻在土司地界,难保不会受到偷袭。若有城墙庇护,防护能力无疑大为跃升。又施州卫山地广袤,佛郎机等炮铳机动困难,难有用武之地,若凭城而战,就算外地官军支援,赵营也可重施故技,据城死守一番。

第三,施州卫上下,多为土人,汉人不多。一因此地贫瘠,很难吸引外人,二也因各地土人宗族观念深,排外现象极重,尤其是对文化习俗甚异的汉人,更是排斥。似容美田玄、田甘霖父子这样亲近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