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螟蛉(三)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面对赵当世,她再无隐瞒,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原本本向述说了出来。

这楼娘确实是被杀的宝康知县杨境的家人,不过她出身贫寒,一开始的地位甚至不如张妙白,仅仅只是杨境妻子随嫁时的媵婢。她虽是婢女,但因为姿貌艳丽,颇受杨境宠爱。杨境的正妻没有生育能力,她却为杨境诞下一子,故而后来杨境便纳她为小妾,以传宗接代。可杨境妻子生性悍妒,见不得楼娘受宠,明里暗里不断打压她,甚至还从外头买来另一个俏丽的婢女当枪使,与楼娘争宠。楼娘无根无基,自非其对手,时常受到虐待,而那杨境也是个见风使舵的主,既惧内,又得新欢,自是慢慢将楼娘冷落了。楼娘有时受辱不过,找他哭诉几次,反倒给他又是一顿责打。若非惦念膝下幼子的安危,只怕早便投缳自尽了。

前两年,那个后来的婢女也为杨境生下了男孩,又与正妻一条心,在家中地位直线上升,楼娘待遇处境更差,甚至一连两三天都吃不上饭。这种日子一过就是数年,不止一次,楼娘都想一死了之,但每每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她都狠不下心来留他一个孤零零在世上。

九条龙、张胖子焚掠宝康,杨境胆小如鼠,弃城携家口而走。楼娘死乞活求,好歹带着孩子搭上一辆载货的牛车,逃出城池。可路上被乱兵冲散,混乱中,她被几个官兵救了,与杨境一起逃到了常平堡。

杨境在常平堡一连躲了两日,楼娘多次建议他去襄阳府避难。杨境极为怕死,宁愿苟且于破院,也不敢走出一步。左右官兵见他丑态,也没什么指望,陆陆续续先后散去,捱到最后,杨静身边只剩楼娘母子相伴了。

可他犹不知爱惜,在外大气不敢出一个,在内却依然欺侮楼娘如旧。为了安心避祸,平日里只要不是出恭,他都躲在床后,寸步不离。饮食、洗漱还都要求楼娘按从前伺候,稍不如意非打即骂。楼娘忍气吞声,早想离他而去,但孩子一口一个“爹爹”叫着,她心头一软,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当牛做马这许多年,这几日更是连牛马也不如。与杨境同躲一院的也有些堡民。知道杨境失势,又见楼娘生的娇俏,内中亦有几个汉子不时对她进行猥亵,摸胸掐臀已是常态。倘不是几次凭那尖锐的发簪拼死抗拒,楼娘恐已被这些“共患难”的邻居侵犯了个遍。

直到杨境的头在九条龙的刀下掉落,那一刻,楼娘竟然有了一种解脱之感。她对这个负心薄幸之人早已没了半分感情,有的只是憎恨与鄙夷。

再被赵当世拯救后,她念头一动,感到想要活下去,依附这个年轻的将领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她自己倒无所谓,一如飘萍,是死是活,都无足轻重。然而孩子始终是她心头难以放下的巨石。她一介女流,在后营里自可以干些杂活乞食度日,可孩子怎么办,她自顾不暇,怎能保他安然?不说官贼交战频仍,就说在军中,她可是听说不少丘八都喜好娈童,那样的情形,一想来就使人不寒而栗。要让孩子遭到凌辱,那还不如直接将她们母子杀了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