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连环(三)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多都是九死一生出来的,赵营固然还称不上精锐,可至少凝聚力与战斗力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的杂牌流寇。赵当世善于减少作战成本,而且随机应变能力强,所以在他的领导下,赵营从未遭到过严重的打击。也因此,这一批近六千从川中浴血而出的兵力,才能在如今成为他说话的底气,行动的后盾。

这几日天气晴好,闯王那边又没有动静,赵当世自觉想得太多终归枉然,也就按下心绪,放下外事,一意扑在了内务上面

一段时间来,赵当世除了睡觉在自己的大帐,去的最多的就是营东边的空地,因为侯大贵等军将经常带着兵士在此间训练,他可以一边观摩一边发现当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今晨他吃完饭,照例踱步过去,正巧碰到了郝摇旗与覃进孝。

空地上没有很多人,只有数十个百总一下的低级军官,他们和普通兵士一样,在号令下排列整齐,遵从着训导。当初赵当世立下训练条陈的最重要一条就是要求作为领导者的各级军将,训练强度不能比兵士差上半分,除却侯大贵、徐珲、郭虎头等这一级的军中高层因为军务繁杂可以稍稍宽宥外,其他军将严禁松懈。因为耳濡目染惯了,赵当世对于领导层腐败堕落的现象深恶痛绝。上行下效,没有铁血的领导者,哪里来铁血的军队?往后的事他管不到,至少现在,他不会允许军将因为职位上升就开始骄惰。

覃进孝的忠路兵个人勇武很不错,引得赵营中许多军将佩服羡慕,郝摇旗也不例外,此时他与覃进孝二人皆面对行伍,不时交头接耳,很明显,他俩是在交流练兵心得。

论武力,赵营里几乎没有能与郝摇旗放对者,他一开始自视甚高,颇为矜傲。可连连征战过来,他也逐渐发现,单凭自己一个人厉害,对于部下的兵士作战水平的提升,实在是于事无补。他眼睁睁看着郭虎头、杨招凤等一步步从下层慢慢爬上来,以至于与自己并肩而立,心眼再大,亦是有些震动,开始反思自己往日驾驭兵马的缺陷与劣势。

赵当世表面无所谓,风轻云淡,可实际上对于营中每一个军将的变化他都无时无刻观察在眼里。人是会变的,他坚信这一点,杨成府尚能因为触动而改头换面,郝摇旗怎么就不行?但看他此前的诸般表现,并无甚出彩的地方,可赵当世相信,此人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自也绝非甘于平庸之徒,只看他当下有意识地向覃进孝请教练兵之道,足见其还是个可塑之才。

郝摇旗与覃进孝全神贯注于训练,赵当世也不想因为自己这个不速之客而打乱了他们的操演,又小站一会儿后悄悄离开。

随意兜转不久,赵当世想着,是不是该去看望看望楼娘。她的儿子改名换姓,当着众军将的面,拜自己为义父,成了赵元劫。这些天相处下来,赵当世发现自己这个义子很是聪颖,性情也与自己很像,更增喜爱,对于楼娘的处境,因此上心不少,是以想去瞧瞧她现在状况。

他快步走了一段路,快到中营后司时,却又想到了张妙白与覃施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