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螳臂(二)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击从始至今几乎没有停歇过,先锋队兵士当下已死伤过半。秦雍在官军主阵前四十步时遭到两门小炮的轰击,侥幸逃过一命,却不得不在炮火中稍作后退。他渐感有心无力,百忙中回首一望,顿时大感欣慰,只见此时,猛攻官军阵列的已不止他们一部,正有大批袍泽弟兄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接连不绝自后赶来支援。

赵营支援上来的是先讨军前营郭如克部。作为赵营目前的王牌部队,郭如克正指挥着三千兵士,分三个方向突入官军阵列。他们是此次作战的主力,装备、训练在赵营都是首屈一指,按照战前郭如克的说法,那便是这三千人对上川军三千,正面交战半点不虚。

好战的郭如克带着三千虎罴观战大半日,早已有几分按捺不住,等李自成主力出击的命令一下,就浑如猛虎下山冲锋而进。策应郭如克的,是闯营刘芳亮的部队。刘芳亮是当前闯营的核心将领,极为善战,他的部队之勇猛果敢在闯军中也是出了名的。又因之前给官军的火炮波及到了多次,故是一肚子的窝火,求战之心并不亚于郭如克部。

广元城外,郭如克部三千在前,刘芳亮部二千于侧策应,吴鸣凤则领着一千余众押后,这六千人构成了冲击侯良柱本阵的主力。可以说,秦雍的先锋队只是开胃小菜,二营在试探良久后,正式进攻的大幕现在才徐徐拉开。

在步兵发动攻势的同时,李自成再一次派出了马军。步兵主攻,马军协助,是他常用的手段。赵当世对此十分留心,暗暗记下了李自成在利用步骑协同作战时对时机的把握、战术的布置以及一些不足之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真实战场上的学习,往往最能催人成长。而这也是为什么,大明朝有那么多饱读诗书的统帅参与剿寇,却绝大部分败在死在他们瞧不起的泥腿子手里的原因之一。

官军方面貌似对二营发动总攻的果决没有充分的准备,几乎是过了小半刻钟,等郭、刘二部皆越过纵横交错的沟壑后,方才姗姗变阵。大风卷起战旗,烟火蔽日的战场上,官军开始将两翼向中夹,同时位于后面的几个方阵也向前挺进,似乎要从三面全力阻击波压云涌而来的二营大军。

战场上,要想最终见个真章,还是得实打实拿出实力说话。到了这一步,无论是二营还是官军都没有了调整的机会,随着两军沉沉相撞,山呼海啸的厮杀声骤然而起,无数交战面中刀光闪烁、剑光错落,蓬蓬血雨、无数呼号飞溅充斥于漫无边际的兵海的各个角落。摩肩接踵的兵海中,非敌即友,每一名兵士的脑海都只有一个念头:全力杀死每个面对自己的人。

闯营的马军风驰电掣转进官军的西侧,这次来的,可不只是高一功的五百骑,而是将之包括在内、由李过亲自统帅的闯军二千骁骑。官军后阵急急分出两个预备方阵来敌,盔甲鲜明的李过一勒缰绳,坐下战马奋鬃扬蹄,兴奋嘶鸣。他吼声如雷,催促着部下骑士及时归队,尽量不要做无用的混战。他不愧为使用马军的高手,闯营的这二千马军在他的带领下,直如颗颗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