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走水(二)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冻,且皆为西南自东北的走向。我军要横跨重重水网,不说危险,恐怕延误也是甚巨。此外,东面忠州卫、石砫宣慰司均处我军必经之路,我军须得迎面将此二者败而拔之,方可保出川无虞。这两地官兵的厉害,将军你此前定然经历过,不用鄙人多说了吧?”

这军将就是当年与石砫的决战中的负伤者之一,昔日战斗之惨烈记忆犹新,他不回答昌则玉,但身边的人都发现他竟暗中都起了鸡皮疙瘩。既有这样的表现,答案不言自喻。

“南、东皆不可,向西原路返回?非也!”无人再出言质疑,昌则玉随即自问自答着摇摇头,面露难色,“张令、孔全斌、谭大孝之辈神出鬼没,其意难测。遂宁吕大器等人恐怕做梦也想我军继续迁延此地,并慢慢将我军困死。我军当前既然得以突破篱障,就得速行摆脱,否则给官军喘息重拾的机会,只怕会再次陷入泥沼。”

帐内众军将包括赵当世在内,都深然其言,原还有些嗡嗡的不满声至此完全止息不闻。

“是以下一步我军动向,非向北不可!”有了前面一番辩论的铺垫,昌则玉说到这里已然右拳捏紧,露出了不容置喙的坚毅神情。

赵当世适时出声道:“军师言下之意,莫不是要走嘉陵江?”辩论者需要对手激活自己的思维,而当辩论者一枝独秀成为演讲者时,他更需要的是捧场的人,赵当世深谙此道。

昌则玉郑重点头道:“主公一语中的,要向北,只能走嘉陵江水路!”

“嘉陵江水路?”

继前次骚乱后的长时间寂静,军帐中再次议论鼎沸开来。他们都开始想向北该怎么走,却很少有人想到要顺着嘉陵江走。

“大雪封路,行之甚艰,这来定远的一路,诸位想必都能体会到雪地行军的艰辛。况从武胜到南充,其中山路崎岖、千回百转,远非遂宁与定远间的坦途大道可比,要北上,只能走水路!”

“军师说南充?”

昌则玉摇着头道:“不是,此比喻也。我军既走水路,溯江仅百里岂不可惜!我以为,可直抵蓬州!”

“蓬州!”

一石激起千层浪,帐内因为昌则玉的这一句话顿时炸开了锅,不单他们,一直镇静自若的赵当世此时也不禁面有讶色。

赵营内,只要是稍微资历老些的,对蓬州都不会陌生。崇祯八年时的那次川中行,赵营的军队便是从保宁府撤入营山县,再趋向渠县渡江。而营山县正是蓬州属县,且与西侧的蓬州府城相距不过咫尺之遥。从定远县要到蓬州,有着将近五百里路,这样的距离单想想都觉不可思议。

“诸位,走水路,即便逆风,以人力划船,至多三日,可达蓬州!”昌则玉声如洪钟,努力压过帐内杂声,“沿口乃渝北良港,船舶无数,大船亦多如星数,载我部万人上下,并非难事。”

“纸上谈兵!”有军将小声嘀咕。在他们看来,且不论两部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