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江浪(一)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小型,吃水仅七八寸深,容二至四人,在小港、窄河中来往甚便,灵活异常,冲风冒浪很是得力;桨船偏中小型,多靠桨提供动力,有少数三角帆,犹用于破浪;喇叭唬船亦偏小,船底尖面阔,桨帆并重,每边十桨或八桨,另有风竖桅用布帆,甲板以上舱室用弧形竹、苇席相盖。

“另尚有游艇、江鹘、草撇船、高把梢船、苍山船、蜈蚣船、子母舟、车轮舸等若干。”

大江在内陆地区固然宽阔,称风高浪急,但与大海仍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主力作战船舰多以中小型为主,推崇窄湾多、水位浅的江河流域灵活机动。类似大福船、海沧船、广船、鸟船等吃水深的大型船舶较少装配。船上武备则多用无敌神飞炮、佛朗机炮、虎蹲炮、鸟铳乃至火桶、喷筒、火箭、飞刀、钩镰、撩钩、犁头镖等等。

马口镇、富池镇等武昌府、黄州府这些地方的镇港赵当世去往东南路上大多途径过,曾见千帆竞发的景象,知宋一鹤并未虚言。然而战船归战船,官兵不习水战,纵有船也难以发挥战力。

宋一鹤瞧出赵当世的顾虑,言道:“黄、林二部此时正在马口镇港口操演水战技巧,赵大人与本官明日也需赶去。本官预计,训练一月,到得六月,当无大碍。”

大江江面波涛汹涌、颠簸起伏,赵当世暗暗腹诽一个月的时间,怕官兵能做到不晕船就不错了,宋一鹤文人不知兵,急功近利,太不靠谱。于是道:“一个月,恐怕太紧......”

宋一鹤摇头道:“时不我待,贼寇汹汹,四处屠戮大明百姓,岂等我官军优哉游哉、万事俱备?赵大人放心,水战,黄、林二部为主,贵军为副便是了。”更道,“回、革亦是西北贼,不谙水战,何惧之有?”

赵当世想了想,问道:“黄、林二位大人有兵多少?”

“正兵营二千,援兵营千人。”

“嗯,以回、革贼之规模,二营三千人足以制敌。敝军短于水战,二千人临时操演赶驴上架必然多费时间,延误战机。前线战事虽紧急,可贼寇神出鬼没,我军后方也不能大意了,赵某愚见,本部二千人,挑出水性好的七百人去马口镇演练水战,剩下一千三百人则替军门镇守蕲州,军门意下如何?”

这番话,半是公心,半是私心。公心即已经说出口放在明面上,私心则在于赵当世对水战这事挥之不去的忧虑。

宋一鹤思忖片刻,说道:“此言有理,就如此行事。”

赵当世回到营地,与罗威、刘世俊、广文禄与郑时新说了这事,四人也想不出比这更稳妥的做法了。最终定议,刘世俊与郑时新留在蕲州,赵当世与罗、广二人并七百兵去马口镇。

马口镇的军港早塞满了黄得功与林报国的京营兵。赵当世引兵到后,由宋一鹤介绍见着了黄、林二人。黄得功身材魁梧,仪表堂堂,往哪一站就气势非凡。相较之下,林报国就不起眼多了,唯唯诺诺的样子仿佛是在黄得功身边听用的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