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有度。说老实话,孔全斌自认领军打仗的水平比不上郭如克,也不认为曾经共事过的同僚有多少人能比得上郭如克。
起初,孔全斌只道郭如克是个例,但自打成为赵营的一员耳濡目染,他觉得与其说是赵营捡到宝了,倒不如说是赵营造就了郭如克的成长。
大到大顺、大明,小到赵营、各种地方衙门,它们就如同一个个泼墨染缸,里头的颜色都不尽相同。有的人白的进去,黑的出来,有的人黑的进去,却是白的出来。不可否认的是,郭如克曾是块璞玉,秀于内而浑于外,可若是得不到上好的打磨,或许这辈子只能与沙粒碎石为伍,庸碌一生。但他很幸运,遇上了赵营。如果没有赵营,他如是否仍有今日的身份地位无从判断,唯一能确定的是,赵营成就了如今的他,而他也在无形中反哺了赵营。所谓相辅相成,休戚与共,意正如此。
孔全斌飘飞的思绪被郭如克的大嗓门打断,他听到郭如克正在吩咐塘兵通传各营各部务必在半个时辰内用完午饭,继续准备行军。议事的厅堂内也有三五壮汉哼哧哼哧抬来好几个热气腾腾的大木桶,并从大木桶里打饭呈给众军官。
“老孔,待会儿开拔你当前锋,灵活些。”郭如克的声音传入耳中。一眼看去,他早早端起了碗,大口嚼着米饭,饶是米粒粘满了嘴边的须髯也不在意,一副恨不得将头塞进碗里的饿死鬼模样。
孔全斌的青桐营三千人中有一千马军,这也是郭如克军唯一的一支马军。
环顾四周,安安静静无人说话,周晋、白旺等军官大多狼吞虎咽起来,听见的只是大作的咀嚼声。孔全斌心中一荡,接过兵士递来的瓷碗,爽快答应了一声。
————————————————————————————————
按:南阳、汝宁二府的战略态势图可后续在精品贴中查看,以供参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