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早就将火炮鸟铳布满城防,辛思忠攻了两次,连城墙都没摸到反而损失惨重,无奈退到华州观望。与此同时,得知徐珲军穿插成功的郭如克立刻率军猛攻潼关。
高一功确实骁勇,凭所部五千人固守潼关,连续击退了郭如克与李际遇两军三倍于己的兵力的几次猛攻,将战事硬生生拖进四月。高一功当初放弃前往钱粮相对充足的河南府选择退守潼关,很大程度是为了得到关中顺军的支援。可关中顺军有孙传庭、赵当世两军牵制,又被徐珲隔绝了通道,一时间对潼关鞭长莫及。高一功在潼关的粮秣渐罄,伤亡则与日俱增。高一功与马世泰商量后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于是决定放弃潼关,趁着夜间偷偷带兵遁走,连夜飞马向北,由朝邑县南的赵渡过黄河退去了山西蒲州。
郭如克军察觉后随即拿下潼关,与徐珲军会合驻防潼关。再等侯大贵、黄得功两军抵达,届时赵营便将有四万人集结陕豫交界。若算上汉中的赵当世军以及陇右的孙传庭军,关中三万顺军即将被超过九万明军团团包围。
河南大局已定,陕西也朝着有利于赵营的方向发展。四月初,赵当世将汉中军务暂时交托给韩衮,自与亲养司二百骑轻装简行,返回湖广范河城。陕西的战事虽然重要,但是当前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许久未回范河城,城内外风貌日新月异,又拔地而起不少楼房,往来的车马百姓亦比往昔更加稠密。每当看到这番熙熙攘攘的繁盛场景,一种自豪感就会在赵当世的心中油然而生。世人苦乱世久矣,书卷中那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描述仿若仙乡,令人向往却似乎可望不可即。赵当世是务实之人,但并不缺乏理想派的浪漫,他要将脑海中的希冀脚踏实地落成为现实。范河城是湖广的缩影,而湖广又将是整个天下缩影,这是时常萦绕在赵当世脑海中的想法,亦是他至今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
迈进三军府大殿,肃穆之气扑面而来。赵当世平目往去,大知政昌则玉、大点检刘孝竑、内务使何可畏、外务使傅寻瑜、湖广提领衙门大提领水丘谈、稽察使杨绍霆等赵营中央重要官员均在其中。
每人一盏清茶在手,相对坐下。
昌则玉作为众官员之首,先起身拱手道贺:“恭喜主公在前线取得赫赫战果!”他一发话,其余官员同样纷纷拱手祝贺。
赵当世道:“为与顺军开战,我等前前后后谋划良久,形势早洞见于胸,如今这战况不过是水到渠成罢了。”转而直接问道,“福王尚安?”德昌王朱由崧虽是正牌的福王世子,但北都沦丧,消息断绝,朝廷并没能下诏让朱由崧继位。但名义上朱由崧已经是新任福王,赵当世在自己人面前便也直接呼之为福王。
水丘谈提袖正声道:“禀主公,王爷身康体健,诸事顺利。我范河城福藩行宫内一应库房形制、人员安置、膳食配方等皆按朝廷藩王标准严格把控。另范河城上下文武每逢初一,都会由大知政带领去宫中请安。凡事合乎礼仪、绝不逾矩,至今未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