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捭阖(一)

作者:陈安野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等补堵,然难当我军火炮之利。往后只需强攻此门,先集中各营一号红夷炮齐轰,再以果敢之士冲杀,必然破城。”

黄得功拱手道:“攻杀进城,我老黄愿为先锋!”

在场众将你一言我一语,都透露出对西安府城志在必得的信心。

赵当世伸手安抚道:“诸位勿急,攻下西安府城如探囊取物,不争这一刻。而今大势有变,咱们得临时调整军略。”继而道,“清晨有北边的兄弟传来消息,说闯贼已在上月廿九离开北京了。”

“离开北京?”侯大贵疑惑道,“莫不是......”

“对,闯贼在北边败了。”

徐珲愕然道:“没想到吴三桂这厮竟有这么大的能耐。”他与大部分将领都知道陕北、山西乃至北直隶各地明军望风而降后,北方明军只剩吴三桂主导的关辽军实力雄厚。而面对气势汹汹压境而来的顺军,吴三桂能走的路只有两条,一条和大多数明军一样归降顺军,另一条则是与顺军死战夺回北京。顺军之强,世人皆知,吴三桂能以劣势兵力坚持抵抗,已经出人意料,如今更以弱胜强,更令人诧异。

“北边的兄弟探得闯贼在山海关兵败后退回北京。后追兵至,两下又混战于关厢,闯贼再败,李闯匆匆忙忙登基称帝,随后就率所有兵力撤走了。”

“大难临头还不忘称帝。”侯大贵冷笑,“看来李闯还真把这天下当成他家的了。”李自成此前曾在西安称帝,之所以再次称帝北京,明摆着是为了宣告他的正统地位。

徐珲不解道:“闯贼士气如虹,更挟众十余万,吴三桂有多少人马,如何能败闯贼至此?”他早年曾在九边服役,对辽东的军务有所了解,更知明军在松山堡之战后辽东军事疲敝凋零已不复当年盛况,当真想不通顺军到底犯了什么致命错误,以致大败。

赵当世说道:“具体情况还不清楚,或许得等陈公、元亨他们回来才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吴三桂并非仅凭孤军战胜了闯贼,一锤定音的,是鞑子。”

“鞑子?满洲鞑子?”侯大贵啧啧道,“吴三桂与鞑子作对十余年,到头来还得去求老仇人,真拉的下脸。”和李自成对清国的漠视不同,赵当世对清国的动向一向很关心,经常派人打探,也时常将有关清国的情报分享给身边的文武。

郭如克却眉头紧锁道:“鞑子真有这么厉害?”

赵当世点头道:“从鞑子和我大明数十年的争斗看来,其兵战力必然不弱。”

郭如克默然沉思。

侯大贵这时道:“闯贼败了也就败了,他是咱们的对头,败了更好,与咱们打西安有甚干系?”

赵当世却摇头道:“不然,闯贼若在北边胜了,我军才得抓紧时间攻下西安。”看侯大贵一头雾水,突然转问,“老侯,你要是闯贼,兵败北京后会怎么做?”

侯大贵不假思索道:“北直隶新占之地,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