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洞天内卷,星机飞碟

作者:桔子泛泛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意——纤维科技产品批发,以及补习班。

批发算是福利,每个华国选手每月都有一定的免费额度及骨折额度。

工厂只管生产和发放物资,选手批发卖货,赚到的就是他们的福利了。

至于补习班,就是外快了。

因为要入叶门需要考试做卷子吗。

不上辅导班,不请名师辅导,不内卷到头悬梁锥刺股,怎么可能轻松加入?

地球上,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存在,高素质工人的需求,才搞有教无类,五年小学四年初中,各种的义务教育职业培训,直到最后供大于求,内卷到爆炸,学不聊生。

在这上界并没有产业的需求,主要是各个实验室严重需求合格的实验狗——

会pcr跑电泳的实验狗,知道如何分组实验、准确记录数据、整理报表的实验狗,养果蝇、小白鼠、兔子、鸽子、猴子的实验狗,尤其是,不惜拿自己当材料也要出成果的实验狗……

虽然实验狗、实验狗的叫起来不好听,但实际上,哪个搞科学的不是从实验狗做起的?

包括叶寒都是。

除了最初搞数学不大用实验,后来搞物理,再后来又搞生物,哪能没泡过实验室、处理过数据、给人打过下手?

每一条实验狗,如果往上追溯其履历,除了少数学术近亲繁殖的产物,大多数在学生阶段,都是能称之为学霸的存在。

所以叶门一个月一次的招生考试,从一开始就不是面向普通人的。

除了墨铭那样有手艺的,普通人在科学体系中能起到的作用太有限。

体力活不是不能做,但学东西太慢培养周期就长。

而且同样是体力活,懂数据分析知道比较判断的学霸,体力活也能玩出花样来,是学渣远远不及的。

最终统计录取率千分之一都不到,只有千分之零点几。

但是,四面八方的朝拜者不仅没感到艰难,反而是趋之若鹜,前仆后继。

这似乎很不正常。

内卷到爆啊。

但是,古代科举,全国几千上万的举子,最后就挑出百十来进士,不是同样的概率?

而且这才是其中一关,在此之前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另有足足五关,每三年才举行一次。

那才真正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了。

二三十年前的考学情况也差不多,那时候初中升高中录取率未必有10%,高中升大学,又能轻松斩去十之七八……

但有人叫苦叫累说什么内卷严重吗?

不存在的。

因为那时候概率虽低,只要通过了,妥妥就是人上人,命运瞬间不同。

而后来概率虽高了,中考50%分流都骂声一片,关键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