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一颗下来,肉维度平均至少+1,锻炼跟上的话,某些单项+2+3都有可能。
这真的足以抵过3天的苦功还绰绰有余了。
?(ˉˉ?)
“这,这么好的东西,你从哪儿搞来的?”蒋某某口水都流下来了。
有了这玩意,什么一星二星三星,全都不是梦啊!
潜力不够,嗑药来凑就是了……
“这玩意儿不稀奇吧?”
只要一轮游戏升够五十级达到上限,然后成就抽奖,抽中自满奖励就行了……
( ̄口 ̄)!
“每,每,每轮游戏经验值有上限的?最高五十级?”
Σ(°△°|||)
“达成了有成就还能抽奖,有好几种不同奖励?”
所以说,一定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时更新分享各种资讯数据啊。
光靠仿佛各种子群般的聊天**流沟通,有效是有效,难免会像门外汉研究群论一样,有所遗漏啊……
不再理会蒋某某,叶寒转身观察墨铭的操作,同时继续自己的研究。
墨铭在干嘛?
给叶寒做卡西米尔效应测定仪芯片最关键的部分。
想到要研发测定卡西米尔效应的装置,叶寒立刻开始查资料,才发现1996年,就有科学家将卡西米尔效应用在了计算机芯片设计上,并于2001年完成了最重要的纳米杠杆部分。
这样只需要一个芯片,就可以灵敏的测定读数了,比他设想的任何方式都方便高效。
芯片这边没有太大问题,因为设计图并不复杂。
现在狭缝得到了极大的拓宽,虽然不足以吞吐整个芯片,找到合适的底板基板,配合正确的原料染料以及足够洁净的环境,足以逐层打印一些结构不很复杂的集成电路了。
甚至当光刻机都行。
只是那种层次的电路打印信息量太大!哪怕智力101也不够看,根本不是人的智力能够企及的,
至于某些打印不出来的元器件,就只有复制原材料,然后靠墨铭的一双手了。
尤其组成纳米杠杆的金箔和金球,金箔叶寒可以打印,却无法将这个复杂的结构立体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只能指望传统手艺人。
传统手艺人在高分辨率光镊下,进行着纳米分子级的操作。
而叶寒,也将注意力投放到了芯片电路的改进上。
因为测量仪量出的数据还要外接到屏幕上,才能够直观的让人知道,就需要配套外接电路。
而且不同宇宙卡西米尔效应数值变化肯定极大,远远超过地球上的波动范围,所以测量结构肯定要调整,还得设计多个档位,以满足不同精度的需求,免得动不动数据爆表量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