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各方态度

作者:玩蛇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子说他的经义已经超过了他,看来宋仲子也是因为说不过他,才让他下山离开岘山书院的。”

“是啊。”

隗禧感叹道:“才十二岁就已经如此大才,长大了还得了?可惜了,曹公当初也是糊涂,为什么要屠徐州呢?还杀了这沈晨的家人,结下深仇。若不是这样的话,何至于如此,他能为朝廷效力,恐怕也是济世之才呀。”

王俊摇摇头道:“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曹公与沈晨结下死仇已经是事实,他打着复仇的名义对抗曹公,就是对抗朝廷,这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难道诸位真要看我大汉四分五裂吗?”

“其实这小郎没什么,我怕的是刘景升......”

和洽沉吟道:“刘表乃昏聩之主,观其言行,怕是有割据河山之意,将来袁绍与曹公必有一战,我怕他在会从中渔利,如果真是这样,恐怕我们又要继续往南迁移,去武陵之地了。”

李俨叹息道:“刘景升阴结袁绍,难道大家还看不出来吗?若他真的心向朝廷,在天子罹难的时候,早该带兵勤王了,这沈晨背后,怕是有他在指使。”

“唉。”

几个人都纷纷哀叹。

其实跟大部分世家主要以家族利益为主,是想去许昌入朝为官,延续家族权益不同。

当时还是有很多大儒名士是心向汉室的,他们也不是为了求名利,只是希望江山稳固,汉室能够重新一统罢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融,刘协回关东的时候,一道诏书就把孔融召到了许昌。

刚开始孔融非常欣赏曹操,以为他是一位能复兴汉室的霍光。

结果接触之后,越看越不对劲,这才态度大变。

而态度的转折点就是衣带诏事件,在那之前,孔融对曹操的态度是很友好的。

衣带诏之后,孔融立即明白曹操不是霍光而是个王莽,从此开始对曹操冷嘲热讽,最终于赤壁之战前夕被曹操下令处死。

所以在衣带诏之前,天下士人对于曹操的好感非常大,荆州各大世家以及大儒名士都力挺他。

因而严格来说,王俊等人和沈晨之间没有仇恨,他们也不算什么坏人,单纯的立场不同而已,等到衣带诏后,这些名士对曹操的态度大抵也会改观。

只是现在是公元197年,离衣带诏事件还有两年时间,荆州那些心向汉室的士人不知道曹操的真面目,因此得知刘表的态度,又得知沈晨所作所为,心中担忧也是能够理解。

隗禧沉吟道:“刘表恐怕是真想割据南州以图自立,我等最好还是尽快往南方去避难为好,至于这沈晨嘛......现在也不用管他吧。”

“岂有不管之理?”

王俊不悦道:“荆州如今摄于刘表之势,各大世家皆不敢违背他的意愿,唯有我们能够据理力争,若是让沈晨这等小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