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杨烨

作者:三片火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实际的应用。”

杨教授当然知道这个项目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不过在实用之前,他必须要先了解周阚都从里面学习到了什么东西。

周阚愣了下,没想到走到哪里都离不开考试。

不过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

考试而已,他非常拿手。

大约半个小时,周阚就完成了手上的答卷。

杨教授接过来一看,除了有几个不在范围内的问题,周阚基本上都答出来了。

即便是超纲的题目,周阚也写上了自己猜测的内容。

杨教授满意的点头,只有基础打扎实了,下一步走起来才会更加的稳定。

“做的不错,能在一周的时间里面,取得这个成绩,已经是我带过的学生里面非常出色的了。”

其实周阚阅读这份资料基本上没花多少精力。

通读了几遍,就懂了而已。

不过这话周阚肯定是不会说出口的,他受宠若惊的接受了杨教授的表扬。

“那你说说吧,关于这个项目的看法。”确定了周阚确实下了功夫,杨烨心里面就有数了。

周阚略作思考:“其实如果说海底下的勘探和工作,只有天然气石油等具有长期开采价值的资源才会在考察之后选择性的建立海上工作站。”

“这也是水下机器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大型公司都不缺相关的技术,比起价值居多的资源来说,在这方面的投入优化就没有必要了。”

“首先想要减少成本,材料是最关键的。其次就是想办法改进现有机器人的运作方式。这一点其实也比较重要,但是我们也只能够在原有的设计图纸上面更改。”

“一款新的机型需要太多的试验数据了,对我们来说也没有那么划算。”

杨烨重重的点了点头:“其实我认为水下机器人的现有模式是需要改变的,但是如何将它变得经济划算,才是重中之重。”

杨烨打开了电脑的一个文档,将电脑屏幕转向周阚:“这就是目前的设计概念,你看下机器人的样子。”

周阚仔细看了看:“这是球形的机器人?”

“是啊,和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潜艇式样的探测器都不一样。”

“这一个型号的机器人,不仅可以携带高帧率的视屏探测器,内部还设置有机械臂,可以承担提取样本的工作。但是,这样一来,最大的麻烦,就是很有可能抵达不了深海,想要下潜,就必须把机器做大,但是做大又违背了削减成本和轻量化的目标。”

杨烨叹了口气:“每一个项目的背后,其实都投注了无数看不见的资源。新技术的出现,又谈何容易呢!”

周阚赞同的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学东西挺快的,但是发明创造的话,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