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时间很紧

作者:一白化贝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行,相信我,我们能早点回去。”陈舟随口说了一句,便开始在草稿纸上写着计划。

听到这话,沈靖想了想,顿时明白了陈舟的意思。

说是让他负责三分之二的数据分析,实际上,陈舟可能要做的工作,比他多得多。

想到这,沈靖把目光移到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开始投入工作。

他还是挺想多帮陈舟分担一点的。

要不然,回到燕大,吴西平一问,你们都做了啥呀?

他哪好意思说哦……

仅负责3组数据的分析,陈舟在当前工作的压力顿减。

这样,他就能抢时间,试着在今天下午就把这3组数据搞定。

然后开始对实验进行整体分析,借助其它文献资料的实验数据,对当前的课题进行调整。

另外,陈舟基于这样安排的原因,还有一点。

那就是吴博士对于数据的初步处理,很有参考性。

这也就给陈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9组原始数据,那可能这个六三开,就是陈舟六,沈靖三了。

从p型掺杂入手。

对硼的掺杂浓度、衬底晶面等影响硼掺杂金刚石制备的因素,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因为9组数据的硼源选择都是b(ch3)3,所以这次的实验倒是不需要考虑硼源的影响了。

陈舟完全的投入到了紧张的数据分析之中。

也许是知道时间很紧的原因,陈舟手上的动作,也比平时加快了不少。

无论是敲击键盘的速度,还是拿笔在草稿纸上进行记录。

陈舟都尽量的在追赶着地球转动的步伐。

p型掺杂的实验数据搞定之后,陈舟开始处理n型掺杂实验的数据。

n型掺杂,也就是磷掺杂。

除了考虑和p型掺杂一样的磷的掺杂浓度、衬底晶面、温度这些基本的影响因素。

还有一点需要考虑。

那就是磷掺杂金刚石的电子散射机制,对迁移效率,同样有影响。

金刚石半导体中的电子散射机制,与内部的声学声子、谷间声子、离子杂质和中性杂质有关。

在室温下,当磷的掺杂浓度超过1x10^18/cm??时,杂质散射或缺陷态散射其主要作用。

而当磷的掺杂浓度低于这个浓度时,杂质电离散射变为声学声子散射。

当然,这种简单的判别并不充分。

因为磷掺杂自身也会引入其他散射。

像磷—碳共价键的键长失配导致的内应力引起的散射。

另外,在不同的温度区间,主要的散射机制也不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