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可惜缺了一副好牙口

作者:tx程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正已经低过一次头,无妨再忍耐一回。然后,就会有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当我们的锐气被他们这种渐渐逼近的步伐消磨殆尽后,若他们的铁蹄再一次忽然奔来,那时候,我们是否还有勇气拾起对抗他们的战刀?”

魏征仔细想想,李安俨的话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这只是李安俨一厢情愿的说法,他也拿不出真凭实据。

可是,李安俨的话,又何尝没有道理?

如果,吐蕃真有意求亲,姿态放低,态度卑谦,何尝不能如愿。

……

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然而,作为大唐安西大都护、骠骑大将军的陈应,陈应感觉,唯有战争才能对得起骠骑二字。

要不然,就会辱没霍骠骑的威名。

陈应率领一万余名安西军骑兵一路南下,非常快速的抵达昆仑山北侧。

马周疑惑的望着陈应,他还以为陈应只是做做样子。可是,眼看着越过昆仑山脉,就要进入吐蕃境内。

马周有些担心的道:“主上,吐蕃多山,我们钩镰枪骑兵的战斗力无法发挥出来,我们恐怕对付不了五百多万吐蕃人!”

吐蕃,与中原不一样。在吐蕃,面积超过一万亩平地,都是非常罕见的。

“我有办法对付他们!”

陈应刻竟让张士贵、段志感率领安西军一部,从旁遮娄普进攻吐蕃。刻意制造一种轻敌冒进的架势。

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吐蕃人主动出击。

吐蕃高原非常大,而且山多。

兵马越多,对于后勤的压力则会更重。

战争从来不是依靠人口可以取胜的,虽然陈应麾下只有一万多人马,不及吐蕃总兵力的三十分之一。

陈应望着马周轻松的笑道:“咱们虽然只有一万多人马,补给依旧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你只要负责好全军后勤,吐蕃人有我来对付!”

陈应对于这次出征吐蕃,有着明确的通盘考虑。

陈应命令罗士信作为全军先锋部队,率领两个折冲府共三千骑兵向前快速挺进,争取早日抵达桑丹康。

陈应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第一是安西内部的细作看着陈应“轻敌”,其次就是让吐蕃人有信心有勇气可以勇敢一战。

成名太早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毕竟,现在陈应要想扮猪吃老虎已经不可能了。

哪怕吐蕃人偏远,哪怕吐蕃人消息闭塞。

可是,成了吐蕃国师,可以左右吐蕃局势的宇文化及也绝对不会轻视陈应。

血淋淋的教训摆在眼前,任何轻视陈应的人都会死得很惨。

正应了那句话,任何时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就在罗士信所部刚刚翻阅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