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切谏,以至于屡屡触怒天颜,因此此时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他不再担任御史中丞一职,如此则即可乘机消弭天子怒气,也可以让鲍勋日后不再与天子更多的交恶,可谓是一举两得。
曹丕见鲍勋不再阻挠自己伐吴,于是气也消了大半,于是低沉的说了声“准奏”,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五月,曹丕的御驾龙舟再次抵达了谯郡。
天子望着眼前的大河、高山,不禁感慨万千。
一年前他驾着龙舟来到此地时,尚且踌躇满志,但今日故地重游,却只觉得萧索忧愁。
夏侯尚作为至交,本是他心目中的托孤首辅,可是却如此骤然凋零。自己甚至没有给他一个正经的侯爵!
【注1:夏侯尚爵昌陵乡侯,乡侯与亭侯、县侯均为列侯,在公侯伯子男等爵之下,仅有食邑而无封地。】
思及此处,曹丕的心中一阵绞痛。
年少时的种种少年意气,快意恩仇,此刻一一浮现在了眼前。
此刻,他的心中不仅极其怀缅夏侯尚,也非常的思念曹真、曹休、司马懿、陈群、吴质、朱铄等好友。
除此之外,他的内心还有深深的恐惧,那就是自己的生命。
还记得在东宫为魏王太子时,自己曾经大宴宾客,请神相朱建平为自己相过面,朱建平说自己命格极贵,寿当八十,不过四十当有小厄。
如今,自己正好年及不惑,可是自己如今的心态,哪里还像是一个寿当八十的人呢?
八月,龙舟已进淮泗江中,开始南下朝着长江而去了。
可自己开凿的征虏渠,却并未竣工。
这时,负责督修水渠的尚书蒋济上表,谓水道难通,应当罢兵。
但曹丕自然不会听从。
倔强的人,无论所做的决定是对是错,只要已经决定并开始,他就一定不会罢手。哪怕眼前可能是堵南墙,他也一定要先撞上一撞才行。
更何况,是不是南墙,一切还言之尚早。
就这样,龙舟东行入海,继续南下,直到两个月后的十月间,曹丕的御驾水军龙舟这才开至广陵故城。
此地距离孙权的石头城,已仅仅是一江之隔。
古称金陵有王气,故始皇帝统一六国后亲自前往镇压,并毁关弃隘以断其龙气,可数百年后,还是有人于此地称王称霸了起来。
难道有些事情,真的就连天子也无法办到么?
曹丕在一刹那间,内心忽然感到了一阵惶恐。即便自己真的一统了天下,那会不会如同始皇帝的强秦一样,依旧变作镜花水月?
他想不到答案,也想不出结局。于是他干脆停止了思考。
曹魏乌压压的大军,此刻宛若铁墙一般,驻于大江之北。皇帝与他的千军万马一起临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