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他稍加思索,便已有了思路。
“大将军,陈留太守上书,打算在兖州一带兴办军屯,表面上看,兖州虽然地处中原,不在边境,看似没有必要屯军,可是卑职却认为,此事非但可行,且很有必要。”
曹爽闻言,顿时生起了好奇之心,他继续听了下去。
邓飏指着那绢帛对曹爽侃侃言道:“大将军请看,这陈留乃是河水与济水交会之处,地势十分重要,更是漕运重地,往来商船无数,倘若大将军能够在此处常驻一支屯田军的话,便可以把控天下利市了!”
“嗯……”曹爽点了点头,可是看起来仍有顾虑:“玄茂所言,颇有道理,可是陈留乃是一大郡,大河两岸民居分布甚广,如若孤要在此处屯田屯军的话,这些百姓又该安顿于何处呢?”
“大将军勿忧,飏已有良策。”邓飏指着地图上的冀州一带说道:“魏郡邺都,乃是武帝发迹强盛之地,可是如今人口却还比陈留等郡稀薄,卑职以为,可以让这些百姓迁往魏郡,以充实邺都,如此一来,可一举两得。”
“嗯。”曹爽脑中大致思索了一下此事,满意的点了点头:“玄茂所言甚合孤的意思,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屯田诸事,本来理应由大司农管理,只不过此次行事,还涉及到了迁民,玄茂乃是左民尚书,户籍诸事由你处理,因此这件事情,待孤表明天子之后,就由玄茂你和大司农桓范二人一同去办吧。”
“卑职谨遵大将军令!”邓飏得了这么一个肥差,心情大好,立刻满心欢喜去台阁等待拟旨去了。
曹爽得邓飏相助暂歇了一会之后,精神又恢复了一些,心情大好的他继续翻阅着案头的条陈,这时,一份宗室的奏表映入了他的眼帘。
这是一名叫曹冏的宗室子弟递上来的奏表。
曹爽看着曹冏的名字,仔细回忆了好一阵子,总算是想起了此人的来历。这个曹冏曹元首,乃是武皇帝曹操的叔父,曹叔兴一枝的后嗣,按照辈分乃是当今陛下的族祖,自己的族叔。
曹爽展开奏表,仔细看起了曹冏所写的名为《六代论》的奏表:
“臣闻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必树异姓以明贤。故传曰:‘庸勋亲,昵近尊贤。’《书》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诗》云:‘怀德维宁,宗子维城。’由是观之,非贤无与兴功,非亲无与辅治。夫亲之道专用,则其渐也微弱;贤之道偏任,则其弊也劫夺。先圣知其然也,故博求亲疏而并用之;近则有宗盟藩卫之固,远则有仁贤辅弼之助;盛则有与共其治,衰则有与守其土;安则有与享其福,危则有与同其祸。夫然,故能有其国家,保其社稷,历纪长久,本枝百世也。今魏尊之法虽明,亲之道未备。《诗》不云乎:‘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以斯言之,明兄弟相求于丧乱之际,同心于忧祸之间,虽有阋墙之忿,不忘御侮之事。何则?忧患同也。今则不然。或任而不重,或释而不任。一旦疆场称警,关门反拒,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