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出一道清流,水声潺潺,骄阳敛影,风气清凉。
新买来的两个小子,正拿着大扫帚扫着地上的落叶,看见赵国基,十分乖觉,忙抢上来问好。赵国基点了下头,随口道:“你们也去歇歇,大热天的扫什么地!别中了暑,倒要买药喝,白便宜了药铺子。”
那两个小子挠头一笑,傻里傻气:“两个哥儿也这么说。”
这两个小子原是家里养不活才卖出来的,在家时,成天儿没闲过,到了白牙子手上,也是从早到晚的干活,被卖过来之前,更被白牙子耳提面命了一堆老实干活,手脚勤快的话。
又听得白牙人说,倘若不好好干活,叫人退了回去,就把他们卖到黑煤窝子里去当苦力。
说来也好笑,这两个小子原是穷苦人家出身,从生下来起,就没吃过饱饭,到了白牙子家中,一天三顿粗粮管饱,偶尔还能沾些油水,就跟进了福窝似的。
虽说不时要挨些打骂,但这种穷人家的孩子,生来命贱,父母心情不好时,无缘无故尚要打他们一顿出气,只要不是下手没轻重,把孩子打死打残了,旁人是从不多劝一句的。
就算打死了孩子,父母哭一哭生来命苦,老天不公,连草席也不用买一张,挖个坑把孩子埋了,旁人不过议论两天,也就平静无波的过去了。
弱者怯懦,却向更弱者挥刀,古来如此。
而白牙子养人是为卖钱,就是打骂,也有道理,要留几分力,恐打坏了卖不出钱,蚀了本,或打成内伤卖出去,坏了口碑……
所以,原就挨惯了打的穷孩子,并不觉得白牙子打他们有什么不对,反害怕白牙子嫌他们蠢,浪费粮食,不要他们。
等白牙子把他们转手给了赵国基,一人两身新衣裳,床上铺着新褥子,一日三顿饭,从粗粮升级成了白米白面,两菜一汤,赵国基还许了他们一月两百文的月钱。
在这种家里穷得连卷草席都没有的穷孩子眼里,这是梦里也不敢想的好日子,越发担心主人家嫌他们不伶俐,叫白牙子领他们回去,故而,做起事来,格外卖力。
赵国基原也是奴仆出身,眼光一扫,便知道这两个小子的顾虑。
当即腿一抬,赏了两人一人一脚,从荷包摸出几百钱来,吩咐道:“去,到街上打半斤酒,再切些卤牛肉回来,晚上咱们吃牛肉面。”
打发走了两个小子,赵国基摇了摇头,才背着手往里走。
进了厢房,只见地上放着小火炉,炉上的铁盆里咕噜咕噜冒着热气,奶白的汤上翻滚着青绿的葱花,香浓的味道,让赵国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煮好了没?”
贾环端着个青花瓷碗,两眼发光地往汤锅里瞧。
贾琮往盆里倒着白萝卜片,随口道:“再等一会。”
说着,贾琮看了一眼刚进屋的赵国基,说道:“你也别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