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误会大了!(二合一)

作者:玲婉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么好隐瞒的。

然而钢笔是有了,却不见墨水,原是这支钢笔有附送的墨水,却是如怡忘了取,尴尬的笑一笑,转身取回了一瓶来。

笔墨齐全,纸张齐备,正好开工,何琪端坐在院里石桌前,将笔吸满墨汁,照着昨晚打好的腹稿,提笔便写:“钱塘江浩浩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休的从临安牛家村边绕过,东流入海。江畔一排数十株乌柏树,叶子似火烧般红,正是八月天时。村前村后的野草刚起始变黄,一抹斜阳映照之下更增了几分萧索.......”

这是金墉先生所著的《射雕英雄传》,何琪也就对这部作品熟悉了,毕竟电视剧看了好几遍,记个开头,问题不大,但渐渐的,越写越慢,最后花费了老半天功夫,才写满了一张纸,约莫几百字。

“写小说,真tn的累。”何琪暗道,放下笔,抹了一把额头的细汗,再转转发酸的手腕子,不过打量着这一张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还是颇有成就感的。

“先生,能给我看看么?”如怡一直在跟前待着,双眸充满了期待。

“行啊,不过写的不好,别笑话。”何琪笑道,将稿纸递了过去,臭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藏着捏着也要见光的。

如怡第一眼见这一手的钢笔字,力透纸背,字字整齐,赏心悦目,随后便皱紧了眉头,因为全篇竟然是用俗体字而写,不过还能接受。

“俗体字”便是我们后世所用的简体字,许多人大概以为简体字是后世人在繁体字的基础上,化繁而简的结果,其实不然,简体字古而有之,《兰亭集序》中便出现了不少的简体字,唐宋明时期,用的人较多,但不是正体,不被官方承认,待到了新中国时期,在历代简体字的基础上,又新创了一百多个简体字,同时确立了简体字的正体地位。

所以,何琪用简体字书写,如怡是能看懂的,即便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联系上下文便可知其意思,而白话风格的文章,简单明了,对于如怡来说,基本不用停顿思考。

一页几百字,如怡很快读完,只是眉头始终不见舒展,何琪见状,忙问道:“怎么了?可是写的不好?”

如怡摇摇头,抿着唇,细想后,婉转的提示道:“先生,您写的没问题,只是......只是若要刊登,最好别用本名,须得另取一个名字,若是始终不为人知,乃您所写,便最好不过了。”

“就是取个笔名呗,这个简单。可始终不为人知乃我所写,这是为什么?我写的又不是低俗艳情之类的小说,何以不为人知?”何琪不理解道。

这年头,写白话文连载小说,那是要遭文化圈鄙视的,若是有些脾气大的,更是能说出“耻与尔等为伍”等话来,白话文本就被他们视作下等作物,白话文小说自然会被视作拿不上台面的作物,“鸳鸯蝴蝶派”就是最好的例子,被称之为消遣娱乐作物,称不上“文学”。

如怡将这里头的事娓娓道来,并强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