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找原因

作者:黑风洞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张飞越想越觉得张溪说的有理,越想越觉得这个站军姿的训练方式是对的......如果士卒能在这时候增加一点意志力,以后上了战场,肯定比对面的敌人要来的能坚持。

有时候胜负可能就在这坚持的一瞬间。

“元长所言甚是......但今日之状,早晚传遍诸营,恐为诸营耻笑,待后日操练时又如此,如之奈何”张飞询问道。

今天这个状态实在是太丢人了,难道后天还要来这么一回?!

没人看到也就罢了,但今天这个阵仗这么大,估计晚上这场军中笑话就能传到其他营里去,明天整个刘备军都会知道,他张三爷帐中军士,连站立一个时辰都做不到。

这要是后天再来这么一回,那他老张的老脸就算彻底丢没了。

张溪对此能怎么说,只能笑笑,然后安慰张飞,说道,“后日操练,当还按原样来,军中无儿戏,不可擅自更改章程。再者,将军可知“知耻而后勇”?!”

“啥?!”张飞挠挠头,一脸的不解。

张溪也被张飞的反应给楞了一下。

这不对吧,伱张飞不是豪族出身嘛,《礼记》的话你都不知道?!

但仔细想了想,好像这还真的不能怪张飞。

这年月的人读书挺难的,书籍的流传并不广泛,有些书甚至被世家视若珍宝,外人根本无缘一见。

而且这年月的书也都挺深奥的,比如一部《左传》二爷就读了一辈子。有些人皓首穷经的,也只能研究一部书,实在没有太多的经历。

比如一辈子专精《礼记》的人,你冷不丁的跟他说一个来自《诗经》的典故,他可能真的不知道,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没有读过《诗经》。

所以这年代的郑玄牛逼啊,因为他读了当世大部分的儒家经典,并且还都做了注解......全国就出了这么一个牛人,可想而知有多难。

因此,张飞既然不知道,张溪也没有瞧不起的意思,而是开始跟张飞解释。

“昔年吴越交兵,越国兵败。越王勾践入吴宫为奴。勾践未曾放弃,知耻而有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此为“知耻而后勇”。”张溪先说典故,然后再对张飞说道,“今日之事传于诸营,却也并非坏事.....今日之辱,稍加引导,便是后日之勇也。”

张飞听了,默默点头,没说话。

张溪却继续说道,“再者,今日军中将士未能坚持一刻钟,大多为自身不愿坚持之故,并非真的无法坚持,若得知诸营耻笑,为雪前耻,当不会有人轻易放弃......如此,何须担心再有后日之辱?!”

说白了,这帮大头兵身体素质不差,今天这么多人坚持不了,纯粹是那帮人不想坚持。

训练嘛,走走过场得了,干嘛那么拼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