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
寇封的部队是最早训练鸳鸯阵的,他们经验最丰富。
张飞的部曲是身体素质和战斗力最强的,而且张飞指挥起来顺手。
其他部队就没有这个先决条件了,毕竟新法练军,在不熟练的情况下,并不是多多益善的。
张飞乐呵呵的继续在营中主持训练,而张溪呢,再次被徐庶给叫走了。
距离上次上门拜访诸葛亮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里,刘备忙着跟荆州的黄氏,庞氏等世家大族打好关系,也联络上了公子刘琦,跟公子刘琦又是喝酒又是聊天,刘琦一感动,“叔父”都已经叫上了。
前期的准备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徐庶觉得吧,这事儿也差不多该谋划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顺便的,徐庶也再次劝说刘备,说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劝说刘备再次登门拜访,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欣然表示同意。
第一次见面就给了自己一个战略规划,现在刘备也有点期待,第二次见面诸葛亮会给自己准备什么。
而诸葛亮自然没有让刘备失望,第二次拜访,诸葛亮给刘备吃了一个“闭门羹”。
“我家先生出门会友去了,短则数日,长则半月,归期不定。”
徐庶那个尴尬的,差点就想直接砸门了。
诸葛亮在不在家,是不是出门去会友了,徐庶这家伙能不知道么?!
带着刘备来拜访前,徐庶可是专门写信告诉诸葛亮的,就怕这货又出去游玩不在家......现在这是啥情况,玩我呢?!
可徐庶偏偏还不好拆穿了。
这要是让刘备知道,诸葛亮明明在家却避而不见......铁定没有下次,诸葛亮你就老死山林吧你。
而且徐庶也知道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
诸葛亮这个人吧,书读的比较多,所以也比较相信书上说的那一套。
他认为看人,可以从七个方面去考量。
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占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前面六项,除了醉之以酒外,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诸葛亮都已经试探过刘备了,结果也让诸葛亮很满意。
唯独最后一项,诸葛亮暂时没法得出结论。
他一个山野之人,怎么期刘备这个左将军以事?!
虽然不能期之以事,但诸葛亮也得观其信啊,看看刘备对自己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是不是能做到从一而终,是不是用的着的时候用,用不着的时候就扔一边不管呢?!
所以他才会明明在家,却故意说自己外出了,就是想看看刘备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