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奸臣之争

作者:48号小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么多了。

毕竟一个‘勾结梁山贼寇’的罪名,便足以砍下蔡太师的脑袋。

于是,一场北宋末年两大奸臣的斗争便悄然展开。

这些自然是晁盖最想看到的局面。

不过晁盖在大名府并没有闲着。

他首先将城内所有打铁和制造烟花的工匠召集在一起,研究能不能制造出金属定装子弹枪械。

其实晁盖心里很清楚,这个年代即便是制造出枪支,其真正的威力也不是很大,甚至未必能赶得上弓箭的杀伤力。

不过先不说像小李广花荣那样的神射手,单单就说扑通的弓箭手的培养都是非常复杂而漫长的。

弓箭手这种兵种非常复杂,不仅要求士兵的臂力过人,而且还必须经过夜以继日的训练才可以。

而反观火枪手就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了。

哪怕就是富豪家中的家丁,只要经过短短几天的训练,便可以在战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于火枪射击距离短,换弹时间长这些弊病,拥有者几千年历史经验的晁盖自然有办法可以弥补。

首先,晁盖既然已经将这种火枪的机制定性为了定装模式,那么就意味着弹丸和火药包裹在一起,然后由击打底火的装置点燃火药,将子弹发射出去的过程。

子弹的包裹材料可以通过铜制铁皮搞定,毕竟金属弹头研制出来之前甚至还流行过纸质弹头。

其中底火的材料则是子弹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中华文化从先秦时代就开始玩水银,所以其实在古代汞这种东西还是比较常见的。

然后就是想办法将汞变成雷汞。

也就是雷酸汞。雷汞[hg(onc)2]是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这种东西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

其配方需要硝酸酒精和汞。

酒精梁山自己酒精提纯,至于硝酸这种物质,同样是早在先秦时期便通过炼长生不老丹的时候就发现了。

这些东西具体的比例就交给那些制作烟花的工匠们,晁盖只需要给工匠们提供一种思路就可以。

至于发射药,也不一定非要无烟火药,最传统的黑火药一样可以解决。

使用黑火药的枪打出个七八百米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坚固的枪管。

这样也就来到了枪支制作最为困难的一步了。

其实很多网络历史文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宋唐的科技发展达不到做出火枪的地步。

但只要用心去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枪管加工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特殊科技。

就是一根铁管而已,这一点可以参考燧发枪的枪管。

同时也不是什么合金钢,更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