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可是建安三神医之一。
萧洛对华佗的生平事迹还是很了解的,毕竟祖上传给他的那本《黄道医经》里就有名载华佗当年发明的“麻沸散”的方剂。
可是奇怪的是,为什么画像会从黑白变成彩色?
这还不说,关键这副画卷,什么时候充盈着这么浓郁的气机了?
想到这儿,他满心里都是震撼。
偏偏这时候,一通电话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接起来,是闫则宽打来的,电话里说,他从一家药店订购了两株老山参,麻烦萧洛去拿一下。
卧槽,这种破事也得让他跑一趟!
不知道他很懒吗,很懒吗!
但是,好在他确实没事干,倒不如跑一趟,正好路上想想,这幅画卷还有那个梦,到底有什么联系。
东都可是大城市,中药店更是不少,而闫则宽预订老山参的那家药店,则是东都最有名气的中药房,仁怀堂。
当萧洛开车来到这家中药店,就被古色古香的正门上,那一副龙飞凤舞的匾额上的大字给吸引住了。
仁怀堂三个字,苍劲有力,笔走龙蛇。
一看就知道,必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除了这个匾额,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仁怀堂,始创于1877年”。
这也是个老字号的中药房啊。
虽然现在时间还早,但是却已经有人早早的排队买药了。
萧洛也排着队,从周围身边的人相互之间的交谈中,他也算知道了这家店的来历。
确实是百年老字号,但是却没有分店,全国仅此一家。
而且百年以来,这家店就没有换过地方,无论是哪里拆迁,这里一直保留着,可见其背后的底蕴有多么可怕。
最主要的是,这么多年来,仁怀堂的药,价格都一向非常亲民,不贵,而且质量又好,非常适合普通的老百姓。
不得不说,闫则宽还挺会挑地方。
他扫了一眼,发现大部分排队的都是一些老人,不禁心里有些感慨。
这年头,年轻人大多都不相信中医,无论是头疼脑热,还是生点稀奇古怪的病,或者一些疑难杂症,更容易让他们接受的,往往还是西医。
都是看在西医见效快的份上。
但实际上,中药的见效也不慢,而且药性大多还比较温和,比起西药那多到数不胜数的副作用,中药或许更好一点。
但是,年轻人是不会接受的,只有老一辈人的才会选择接受中医。
想到这儿,萧洛心里又是一阵感慨,感慨之余,被两个老头插了个队。
心里一阵腹诽,但他可没有闲工夫跟俩老头在这里为了一件排队的事去掰扯一天,不由得走出队伍来到一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