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五章--推土机式高歌猛进

作者:杨儒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一路向北。

终于,他们走了好几天之后见到了第一个大城。杨鸿儒对攻击目标的选择模式是--抓大放小。

先把中心州县给打下来,然后以州县为核心向下边的乡村辐射清缴辽军的残余势力。

宋军的一支千人规模的步兵可以抗衡双倍数量的骑兵。只要援军抵达及时,就能扩大战果。

而且宋军还要在北边的优质操场修建军马场--等宋军有了优质战马之后,咱们就开始训练骑兵。而且是专门克制游牧民族的重骑兵!

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区别就在于甲片的厚度。老杨有钱,那就砸重骑兵!

大辽想搞重骑兵?他们搞不起!哪怕是皇帝亲卫最多也就整上锁甲罢了!

几十万人攻击一个县城--那真叫一个人山人海啊!

从城墙上往下瞅,宋军真的是浩如烟海!

这是攻城初战,杨鸿儒作为大帅必须要打个样。他骑着熊猫站在城外--这个角度都快和城墙差不多高了!

一个县城的城墙高低超不过十米,杨鸿儒站在胖胖的箭头,那就是六米半···在两者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高低差距就不太明显了。

“守军听着!我们是大宋天军!携煌煌天威而来!识相的话就开城投降!我们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否则,一旦让我们打进去了···全部坑之!”杨鸿儒可不是来玩游戏的--破城之后,一些不稳定因素必须要掐灭在萌芽当中。

城里的守军都快被吓哆嗦了。

坑杀?这是要埋人啊!

外边好几十万大军,就算异人丢一块石头都能把城墙给填平了!

怎么守?怎么打?一万人的守军怎么抗住几十万人的狂轰乱炸?

投降吧!

别打了!

如果运气好还能换条活路!

城门吱吱嘎嘎的被打开,一群大辽二线部队灰头土脸地从里边走了出来。

大宋步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垮愣垮愣地走进了城池。全城人民箪食壶浆以慰王师。

燕云十六州很多居民都是汉人,他们在辽人的统治之下活的一点都不好。终于!咱们的队伍打过来了!

多么淳朴的百姓啊!

杨鸿儒留下一万步兵守城之后,继续一路北上。

他一路攻城必克,连着打下来了二十多个城池。而杨鸿儒的军神之名也渐渐在宋军当中被传扬。

谁能想到太师竟然是个超级高手!

谁能想到太师竟然还是杨老令公的后人!

谁能想到太师竟然是一代名将!

跟着这样的大帅打仗提气啊!百战百胜谁不喜欢啊?

大辽在南边被宋军打得落花流水,在北边也被大金铁骑欺负的够呛。其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