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
小强纳闷:“要拍啥啊?”
记者小声道:“是王秘书让我们来的...”
小强了然:“拍!随便拍!要不要去育才拍拍?”
记者问道:“方便吗?”
小强点头:“简直太方便了!”
记者开这车跟着小强来到了三十公里以外的育才。一下车打开摄像机就听女记者道:“育才文武学校是在我市领导关怀下兴起的一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的职业院校……”
然后女记者就在小强的带领下在学校里溜达。育才里能人辈出,奇葩也贼多...好在现在梁山的出去打比赛了,三百岳家军在维持秩序。学校里边只剩下老育才的学生们和新招来的文化课老师们。
育才的武术课是在早、晚进行的。白天的黄金时段还是要学习的。
育才文化部教导主任颜景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热泪盈眶:“能让孩子们有学上就是我们教育者最快乐的时候...”
拍了n多素材之后,拍摄组满载而归。当天晚上, 本地的晚间新闻就播放了关于育才的纪录片。
纪录片的最后是对参赛健儿的风采展示:
林冲对着镜头憨厚一笑,竖起大拇指说:“有我。”
杨志:“有我。”
张清:“有我。”
时迁:“有我。”
镜头取齐四人,四人在校旗的背景前把手放在胸脯上,笃定自豪地齐声道:“有我!育才强!”
老官方了!
不过能在电视台上亮相说明育才已经简在帝心了。这次只要育才打得好看,国家级武术训练基地绝对会被安排在育才。
有上边拨款,育才还不是想怎么建设就怎么建设?想怎么安排客户,就怎么安排客户!能被送来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不管这一技之长突出在哪方面,但是放在育才里当个老师肯定绰绰有余。
哪怕是打铁的金钱豹子汤隆砸育才都有徒弟--那是铁匠的儿子!老铁匠在见到汤隆打出来的兵器之后顿时惊为天人,拽着儿子们就磕头拜师去了。
育才的传承分两种--一种是师生,一种是师徒。
师生关系就是正常上课的关系--老师教,学生学,学会多少看天赋和运气以及能力。
而师徒的传承就需要看缘分了...比如神行太保戴宗就收了一个小孩当徒弟传下了神行符咒;张清也收下一个放羊娃传下去了暗器精要。倪思雨更是成了张顺、阮家兄弟的徒弟--现在她都能在水底下抓鱼了!
这些被好汉们或者其他客户收为徒弟的孩子在毕业之后基本都会成为国家在册人才。绝大多数都会留在育才当老师...
比赛继续进行,小强需要全程盯着。在观众堆里,他竟然见到了一个熟悉的假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