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准备与挖人

作者:杨儒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答案继续分析道:“现在的果敏政府是不得民心的,四大家族把果统区祸祸的民不聊生。能走到最后的必然是我们红色的力量!但是咱们一开始想要发展必须要背靠毛熊老大哥,人家是老牌红色国家,而且和老米关系一直不咋地。以老米为首的‘自奔注意’帝国必然会对咱们进行封杀。平时还好,咱们自己过自己的。但是一旦气候发生问题,百姓们必然民不聊生。”

他忧国忧民的态度感染了赵刚,赵刚认真地分析了一下杨鸿儒的推测,他发现历史很可能按照他说的轨迹行进。

“那你现在想干什么?”赵刚问道。

“给新生的华夏共和国上一道保险!在抗战当中,海外的爱国人士没少为咱们捐款捐物。咱们也可以在海外打下一块根据地,平时咱们就闷头发展。如果华夏有需要,咱们随时可以拿出资金和物资进行援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老弟我可不是去国外发财去了,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报效祖国。”杨鸿儒掷地有声地说道。

李云龙拍拍他的肩膀:“好样的!不愧是我李云龙的兄弟!”

杨鸿儒顺势发出邀请:“团长,政委...等抗战成功,你俩也跟我走吧!海外不是良善之地,手里没点家伙和兄弟在外边是站不住脚的。”

这回轮到李云龙犹豫了,李云龙是个大老粗也没去过国外,于是他陷入了迷茫当中。赵刚则认真地分析起来利弊,他是一个理想主义的爱国者,如果杨鸿儒提出的方式能更好的报销国家,他不介意跟着杨鸿儒一起远走海外。

杨鸿儒劝道:“华夏人杰地灵,这么大个国家不缺三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但是却缺少有国际眼光个,能为华夏赚取外汇的企业家和实业家。咱们国家以后想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大量的外汇储备,到时候咱们做的事情可比在战场上多歼灭一万人还有用!”

“打仗时破坏,赚钱是建设...你们说选择哪个对华夏的贡献更大?”杨鸿儒用自己的话术循循善诱道。

赵刚越听他越觉得杨鸿儒说得有道理。他和李云龙不一样,李云龙是那种天才型将领,而他只是独立团平平无奇的政委--要是论贡献度,他还不如杨鸿儒这只咸鱼前参谋长呢!

他一介书生参加八路军就是为了抗日报国,但是小鬼砸要是走了,他再留在部队里也是浪费。杨鸿儒提出的方案不失为一种曲线救国的好方式啊!

国内的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但是国外却有些地方风平浪静。趁着国内打仗的时候在外边疯狂发展,等国内需要力量的时候就可以为共和国输血了。

杨鸿儒之前也考虑过去东北发展,但是东北那地方离毛砸太近了。而且那地方土匪多,尤为生产悍匪--当年的“东北王”张作霖可就是胡子出身!

赵刚考虑了足足三天,最后终于同意了跟杨鸿儒一起远走海外。李云龙倒是没同意--如果李云龙、赵刚和杨鸿儒同时离开,这么大个独立团还有说了算的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