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弦称擘。“騞”表示暴裂声。“擘騞”其实就是用拇指抬弦后迅速切音,这样乐器会发出类似暴裂的声音。
4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这四句都是形容刚开始起舞时的姿态。
5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上元”是指上元夫人,传说中的神女;在天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王母娘娘。“萼绿”、“飞琼”分别是萼绿华和许飞琼,都是天宫中的仙女。
6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霓裳羽衣曲的第三部分“曲破”为十二遍,然后乐曲结束。
7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一般的曲子都是急音收停,而霓裳羽衣曲结尾时节奏再次放慢,然后拖长一音后才结束,如长空鹤唳。
8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惟闻杜鹃哭:“湓城”指江州(今江西的九江);“巴峡”指忠州(今重庆忠县)。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诗人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
9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bi)篥(li)沈平笙:商玲珑、谢好、陈宠、沈平四人都是杭州的歌妓。“觱篥”为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较凄凉。又名“筚篥”、“悲栗”、“笳管”。
10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诗句:“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11曲爱霓裳未拍时:白居易在《重题别东楼》中的诗句:“宴宜云髻新梳后,曲爱霓裳未拍时”。
12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夭折后,化为人形来见吴王,小玉的母亲想去抱她,她化成轻烟飞走了。
13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李娟、张态均为苏州的歌妓。
全诗串讲:我侍奉宪宗皇帝于元和年间,并曾在宫中参加廷宴。见过的宫廷歌舞不可胜数,其中最喜爱的是霓裳羽衣舞。当时正是寒食节的春天,她们舞蹈于玉钩阑下的香案前。
香案前的舞女容颜如玉,穿的不是人间的普通衣服。舞女们身着彩虹般的衣裳,头戴珠步摇的饰冠;身上有许多璎珞和玉佩,舞动时佩声珊珊。舞女们的身形娉婷袅娜好似不胜罗衣,倾听舞曲行止有矩。磬、萧、筝、笛等乐器相继奏起,击、擫、弹、吹、等声音悠长旖旎。
音乐演奏散序六遍,舞女们的舞衣如阳台峰上驻留的宿云片片。中序的乐曲和入节拍,其声如秋竹暴裂,如春冰化开。
轻盈旋转的舞姿如回风飘雪,嫣然前行的步伐如游龙矫捷。垂手时像柳丝娇柔无力,舞裙斜飘时仿佛白云升起。
黛眉流盼说不尽的娇美之态,舞袖迎风飘飞带着万种风情。就象是上元夫人招来了仙女萼绿华,又象是西王母挥袖送别仙女许飞琼。
十二遍的曲破繁音急促而华丽,就象跳动的珍珠敲击玉片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