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货币

作者:贫民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非常常见。

王烨就曾经见过自己朋友收藏的几种古代的“假币”,其中一种给王烨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铜钱不仅品相上一看就非常假,而且上面的字还是错的。

可是,在封建时代,私铸的货币流通性却经常意外的强。不过,那些私铸货币虽然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但是,那些私铸货币的人,其实就是想剪老百姓的羊毛。

比如说,如果一枚官铸铜钱的价值,同三个白面馒头相当。那么,私铸的铜钱因为含铜量少,所以其价值可能就同一个白面馒头相当。

但是,如果这种私铸的铜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而且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用一枚自己私铸的铜钱购买了三个白面馒头。

那,就相当于他用一个白面馒头,换了别人的三个白面馒头,这不就是红果果的剪羊毛吗?

无论出于什么方面的考量,王烨都不会让自己做这样的事,所以他才会大面积的收集居民们手中的铜钱,他就是想知道官铸的铜钱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天,老杨头和郑流他们这些人都聚集在了王烨的家里,他们一个个挑拣着王烨收集来的铜钱,不时商量着什么。

说起来,让农业时代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分辨哪一枚铜钱是私铸的铜钱,哪一枚铜钱是官铸的铜钱,可能有点难为他们了。

一些品相明显就非常不好的铜钱还好说,有些做得比较精美的,下手不是那么黑的私铸铜钱,这些人可能就不那么好分辨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很多时候,封建时代私铸的铜钱,甚至能获得和官铸铜钱一样的流通地位的原因。

这不,郑流他们此时就有那么点焦头烂额的意思。这都快一个小时了,不到一百枚的铜钱,他们依然没分辨出个所以然来。

过了好一会儿,老杨头才拿出一枚铜钱,递到王烨的手上说:“堡主,经过我们几个商量,这个应该就是官铸的铜钱了。”

王烨看了看那枚铜钱点点头说:“跟我判断的一样。”

老杨头一惊,他连忙问道:“堡主还用过铜钱?”

老杨头的问题让王烨也愣了一下。但是,仔细一想王烨也就明白了老杨头的意思。

老杨头的心里一直有一种想法,就是,王烨应该是一个出身高门显贵的孩子。那么,王烨小时候见过的最低面值的钱,应该就是碎银子才是。

其实,不仅仅是他,包括郑流这种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他之前侍奉的耿太保,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一品大员,他家里的诰命夫人也都是一品,他们的孩子可是实实在在的勋贵子弟。按说,什么样的高门显贵郑流都见过。

可是在他看来,王烨身上就有那么一种勋贵子弟的感觉。

其实,这绝对是郑流的误解。他所认为的,王烨身上的那种勋贵子弟的感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