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手,哪怕是赵大兴来了恐怕也会直皱眉头。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那至多就是让设备24时不停运转,各生产线上的员工加班加点,这样很容易就能解决订单急迫的问题。不过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而在于赵氏重工根本没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供使用。
这个问题已经让赵小熙吃过一次亏了,可赵小熙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上次还是靠周子豪的帮忙,她才暂时渡过了难关。可后来她同时得罪了楚中天和周子豪,这种情况之下,赵氏重工再想从市面上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就变得无比困难。其总体采购成本,增加了三倍不止。关键是有的材料还被“限售”了,赵氏重工就算出再高的价格也无法大批的采购到。
就在赵氏重工无法破解这困难重重的局面之时,军部下发的一份通知又使得这种困境更加的雪上加霜了。
军部决定对埃克拉元素实行竞价销售政策。
原本在赵氏重工垄断军方普通制式机甲的时候,埃克拉元素是足量供应给赵氏重工的。因为只有赵氏重工一家在生产军方所需的制式机甲,这种情况下当然要尽力满足赵氏重工。
不过现在,有了陈氏财团的加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埃克拉元素本来就是稀缺元素,现在两家都需要的情况下,那些用于外销的储量根本无法满足供应。
所谓的竞价销售就是类似于拍卖场中竞拍,反正就是价高者得。不过也并非全部都是竞价销售,而是双方先各自分配到三成,然后剩下的那四成再进行竞价。
这次的竞价就是赵小三去参与的,不过,却被陈东海杀了个大败而归。资金准备充足的陈氏财团竞价得到了剩下四成中的三成,这样的话,陈氏财团就拿到了足足六成的埃克拉元素。很自然的,陈氏财团拿到的军部订单也是成倍增加。
不过,这事也不能怪赵小三,毕竟手里没钱谁都硬气不起来。就算让赵小熙来做,也不会比赵小三做得更好。
俗话都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除了这些外部的因素,赵氏重工内部也出了很大的问题。抛开人事管理方面的问题不说,仅是生产车间内最近就一直不安稳。
正常来说生产车间内基本不会有次、废品的出现,因为一切都是由智脑总枢控制。只要不是特种零件,智脑一般很少出差错。像现在这样成批量的出现残次零件,是从未出现过的事。如果只是一个车间如此或许还可能是意外,可现在几乎所有的车间都有这种情况存在。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的车间情况好些,有的车间情况严重些。
这个情况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可不管技术人员如何检测,始终都找不到问题出在哪。
赵小三为此狠狠责罚过相关负责人,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有些负责人实在受不了这种责罚了,于是便提出了自动离职。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掉。
如果赵小熙不来,因为这些事赵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