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7章 婉约派

作者:庚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大佬和李治的定计,是由苏大为先率一万军,以快打快,火速驰援,不令吐蕃将吐谷浑彻底吞并。

大唐以一个封建帝国,能统制如此广袤的土地,靠的就是大唐武德充沛,百战百胜。

周边四夷,从没有一个国家,能占大唐的便宜。

无论是东西突厥,又或者是辽东高句丽。

或者西域诸国。

有的,已经被灭国。

有的成为大唐蕃属。

有的已经融入大唐,成为大唐一员。

这些年,虽偶有反叛,但那些反叛者,无一不悬头于城门上。

又或者身死国灭,又或者被押解回长安,献俘夸功。

他们的可汗,成为大唐的臣子。

被封为安乐公,在皇帝宴会下,为群臣献舞。

大唐就是这么霸道。

不,这不仅是霸道,而是内圣外王之道。

但吐蕃,是如今大唐秩序最大的挑战者。

当时大唐刚结束对辽东之战,刚刚灭掉高句丽,正是最虚弱的时候。

若要教训吐蕃,须十万人以上的兵力动员,百万人级别后勤动员。

哪怕大唐是中原恒古未有的大帝国,以唐人的生产力,要迅速出兵平叛,仍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

而派苏大为为前锋,率的兵力不多,又可以迅速反应。

可以说是政治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至少第一时间令吐谷浑各部落看到希望,不要倒入吐蕃人的怀抱。

让蠢蠢欲动的西域诸国,也看到大唐的意志坚决,不要再生乱子。

那几年,西域诸国在吐蕃使节的怂勇下,可是颇不安份,叛乱了数回。

虽然最后都被苏定方平定,但也严重分散了大唐的精力。

若是吞并吐谷浑这么大的事,并及杀了大唐属国吐谷浑国主,杀了大唐公主,如此恶劣的政治事件,大唐反应还迟缓,还拖个数年,大军迟迟不到。

那无疑是绝了许多心向大唐的蕃属民心。

也滋长许多野心家的野望。

所以在苏大为这支先锋之后,大唐真正的平叛大军十万人,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

只是出兵之前,包括天皇李治在内,大唐朝臣谁也没有想到,苏大为居然这么能打。

硬是凭着一万人,打出了十万人暴击的效果。

一路打到了吐蕃都城逻些城下。

而苏大为也没有想到,平叛主力军会这么迟缓。

他来吐蕃都打了快一年半了,后续援兵才姗姗来迟。

不过来了,总比不来要好。

若按原本历史,大唐发动对吐蕃人的“大非川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