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重量以上的钻石和珠宝必须由皇家收购。
另外彼得大帝还在世界范围内搜索钻石珠宝,很多小国得知他的心头所好都把本国最好的珠宝亲手献上,希望因此得到庇护和福祉。
彼得大帝在自己居住的圣·彼得堡东宫内修建了一座神秘建筑物,所有收集到的珠宝都被珍藏在里面,世人称之为钻石库。
如果世界上每个女人都爱钻石,那么最爱钻石的女人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
她对钻石的痴迷程度几近疯狂,每天都佩带价值连城的钻饰,而且花样经常翻新。
大小官员于是都把进献钻石当成最直接的升官途径。
一次女皇过生日,结果在收到的上万件生日礼物中有超过一半是钻石。
女皇的钻石不仅镶嵌成首饰,就连她日常用的东西都要镶满钻石。
她有一本17世纪的《圣经》,银制的封面上就镶嵌了3017颗钻石。
自彼得大帝开始,一直到沙俄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都视黄金珠宝如生命,只进不出。
可想而知,这些沙俄皇室的珍宝数量是有多么的恐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皇立即下令把这些珍宝从东宫转移到莫斯科克林姆林宫。
在转移途中,由于走漏消息有很大一部分珠宝流失。
据一种说法,大约75%的零散钻石和宝石流入民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俄国也流失了相当一部分珍宝,其中有号称“天字第一号珠宝盒”的琥珀大厅。
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财富的惊人集中,而且还是一件巴洛克艺术的杰作。
18世纪中叶,叶卡捷琳娜二世命令工匠对这座大厅进行装修,琥珀室成为一个富丽堂皇的大厅,变成了琥珀厅。
1770年修饰最终完成时,大厅华丽得让人眼花缭乱,565枝蜡烛照亮整个大厅,烛光洒在珠宝上流光四射,令人目眩神驰……。
1941年秋天,侵略苏联的德军占领了原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宫。
希特勒下令将琥珀大厅拆散,把它们装入27个柳条箱运回德国,安放克罗列维茨市(今加里宁格勒)。
1943年,战局急转直下,琥珀厅又被德国人拆卸装箱,分别藏在条顿骑士城堡和附近的防空洞里。
1944年8月,盟军轰炸克罗列维茨市,将条顿骑士城堡夷为平地,然后被苏军重新占领。
从此,琥珀厅下落不明。
现在无数的寻宝人在找寻琥珀大厅,但至今仍没有消息。
另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列宁领导的红军和末代沙皇之间的内战,也导致了皇室宝库中大部分的宝物被掠夺或者离奇失踪。
这些宝物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