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宝石翁来访5k

作者:鸡皮兔恩静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欲界天五章密经》,观摩之后方才察觉到多条世界线已经被一张网所覆盖,遂心生拜访之意。

如今看来,殿下果然不是我所知道的那个欲界天主。”

老虫子都能查看罗砂的面板,宝石翁当然也可以,并且能看到更多详细的信息。

“哪一个?”罗砂问。

“第六天魔王,波旬。”

宝石翁回答道:“佛教之中有六道轮回,其中天道又被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共有六天:四大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又被称为魔天,这一天的天主又被称为魔主,祂便是第六天魔王波旬,同时也是欲界六天共同的主宰。

在佛教中,是相当强大的存在,曾与成佛前的释迦牟尼有过一场空前的大战。

殿下自称欲界天主,又编撰有《欲界天五章密经》,超逸绝尘,当得起欲界天主之名。”

“我当得起欲界天主之名,为何你又认为,我不是那个第六天魔王波旬?”罗砂又问。

“因为世界里侧的那个波旬,叫做迦摩,祂是印度神话中的爱欲之神。”宝石翁回答的斩钉截铁。

罗砂心思一转,便听出宝石翁里的意思。

拿地球举例,各路教派的先人,在编撰经典时,基本处于一个你抄我我抄你的状态。

基督教、天主教、***教,共同信封一个god,但那个god之下,教义就大相庭径了。

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都是印度,各自神系传说中有许多相同的护法神,但在各自神系中的地位则截然不同。

如帝释天,即因陀罗,在印度教中的战绩虽说有点拉,但被称之为天神之王,地位仅在三大主神之下。

而波旬,在印度教中只是爱欲之神迦摩的化身,被称作第六天魔王、魔罗。

但换到佛教之后,两者的地位就来了个转变。

佛教中的欲界天主波旬并不是魔,只是心有执念。曾和成佛前的释迦摩尼battle,在之后更是修得佛果,成为“妙住得法光如来”。

而帝释天在佛教,只是欲界第二天的天主,曾作为波旬的小弟,参与过那场魔佛大战。

总之,大家你抄我我抄你,如果都各持己见,很难分个高低。

型月世界中,真正算的上是佛教角色的只有“觉者”和觉者的弟子三藏法师,其它所谓的“佛教角色”,其实都是印度教中的角色。

可以说,型月世界中,只有印度教神系,没有佛教神系。

罗砂这位“欲界天主”,和型月世界里侧的“爱欲之神”,完全对不上号,不是一个量级的,这就是宝石翁断定罗砂不是那个波旬的原因。

“所以说,这些混乱的神话传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