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老朱要搞慈善

作者:会说话的眼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刚才的时候,朱标忙着帮徐妙薇画画,忙的没有吃饭,这会儿老朱说起吃饭,他也觉得自己饿了。

“前些日子,咱去茶楼听书,有件事咱想了很多天。”老朱掰了口饼道:“你之前不是把有残缺的年轻人召集起来说书,咱倒想着不如由朝廷办个收留孤寡残疾的地方。”

“收留孤寡残疾百姓?”朱标重复了句,这不就跟后世的敬老院和福利院很像吗。

朱皇帝这是要搞慈善。

想想也该搞,徐达送那几千个俘虏回来的时候,还从倭国运了数船粮食,白银也有很多,国库也确实能富余些。

到时候把织造局,开始做成流水线那种,纺织机搞起来,有些东西可以卖到邻国,为大明继续提高收入。

“那便叫敬善院好了。”朱标提议道:“根据每个州府的情况,设立符合当地的敬善院,收留年事已高的老人,残疾人,孤儿。由各地府衙核实整理名单,管吃住。另外还要单独派人每月督察,免得又出现克扣粮食和棉衣这种事情。

这样一来,有些活不下去的老人,儿女早逝的老人,便可以由官府核查,补办相关簿子,进行登记造册。”

“敬善院好。”老朱点头。

“儿臣以为,等各地敬善院成立后,由织造局承担棉衣棉被,至于粮食,根据情况让各府划分。

往后每月底,儿臣会让国士院的院士组成一支查账的人员。”

老朱道:“户部不行吗?”

“不行,账目太多,户部的核查账目容易徇私枉法,手脚也施展不开来,儿臣专门让陶掌院培养了一批号称铁算盘的院士,他们往后都会去明商局,路政局,海务局,织造局,盐务局……等核查。还有各地的赈灾粮钱,称为大明的检察组。

他们是单独成一体,不与朝廷的官员接触,只管查账核实,一旦有问题。他们会直接禀报父皇。”

“检察组是吧,那跟都察院和御史的职责相似。”老朱想了想对他说到。

“也是父皇想的那样,只不过他们只与白纸黑字的账簿交谈。比如敬善院,每年逝去不在的孤寡残疾百姓,都要及时查实核对。不能空留着名额,这些事情需要精通账簿和细心的人。”

“陈迪弟弟的女儿陈如兰你看怎样。”老朱问道。

“不怎样。虽然陈家对我们有恩情,儿臣自然记着,但此事还是算了。”朱标说道。

“咱觉得,你是不是眼里就觉得沈家账簿做的好?你找到她的消息了?”老朱望着朱标:“那陆忠跟咱说,西南一地实在难找,他们派去的线索又断了。”

朱标点点头。

老朱道:“普通女子竟然还要咱们这么去找,你如果不是大明的太子储君,咱也不可能亲自给你指下婚事,很有可能你会在大明的国土上当个王爷,逍遥自在,或者游玩世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