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家园

作者:米糕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驱赶耕牛翻地、挖掘沟渠,地头上旌旗招展,不同颜色的旗号,代表着不同的‘阵地’。

一如打仗般,青壮们隶属于不同的队伍,在各自的“阵地”里劳作,争取将这些荒地开垦为生田。

武祥站在一处小丘上,看着眼前火热朝天的劳动场景,颇为感慨。

转头对着身边的王乐笑道:“王叔,等明年夏秋,稻麦成熟,一眼望去,可就是满目金黄。”

“对,一眼看去,望不到头的金黄。”

王乐说着说着,笑逐颜开:“今年冬天,我们可不能闲着,把沟渠挖好,堰坝筑好,雨季蓄水,旱季放水,那么这里就是旱涝保收。”

负责调度物资的庞秋插话:“过得数年,生田变熟田,我们一年到头,天天都能吃上白米饭!”

“没错,但是,得努力才行!”武祥大声说着,“按计划来,一环扣一环,可不能出岔子。”

众人聚集在一起,研究起“施工方案”。

这片荒地,范围很大,是李笠划定的开荒地区,虽然地势相对平整,但是灌溉起来有些麻烦,因为只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从中间穿过。

所以,需要挖掘出不少沟渠,以河流为主支,各沟渠为分支,尽可能让绝大部分土地都能得到灌溉。

又要在一些凹地处筑坝,蓄水成塘,必要时也能灌溉周围土地。

那么,开荒和挖掘沟渠、筑坝蓄水,都要同时进行,为此,武祥组织起数万人的队伍,对这一大片荒地进行开发。

这么多的人需要组织起来,光靠一两个人是做不到的。

于是,武祥根据李笠的安排,将李家部曲、昔日的郡廨小吏们,以及李笠麾下的材官营老兵动员起来,按照军队的架子,组织起开荒队伍。

“各级将领”,带领各自的“兵卒”,根据统一的安排,进行不同的分工协作,有队伍负责“作战”,也有队伍负责后勤、物资转运调度。

数万人的开荒队伍,在经历过战火锤炼的老兵们带动下,有条不紊的按照‘施工方案’,将大片荒地渐渐开垦为农田。

然后,除了雇佣来的青壮,其他人,都能分得田地。

这些人之中,有白石村的村民,以及许多跟着珠署打渔的沿湖村落渔民。

有当年聚集在白石村东河岸作坊的少年、护院,以及作场员工;

有跟着李笠捕鱼、养鱼的郡廨鱼梁吏及其亲友,有李笠的部曲们,以及李笠在建康募集的几拨兵卒。

光是这些人,人数就已经接近两万,因为各种原因,追随李笠左右,然后满怀憧憬,在这里建设新家园。

因为能分田地,所以大伙干劲十足,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把这大片荒地,开垦得初现雏形。

用心耕作三五载,这里就是阡陌相连的大片农田,秋天时举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