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消息

作者:米糕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又得带兵出征了。”

“谁说不是呢,郡里事务繁忙,他若还要带兵出征,可分身乏术...”

梁森得天子诏令,率军入江州南部临川、庐陵二郡(这片地区又称南川)平乱,黄姈之兄黄?、妹夫彭均随军出征,所以有相关话题。

蔡氏时常到访,和黄姈聊天,当然不是闲得无聊。

双方算是互通消息,而蔡氏用闲聊的方式,向黄姈介绍起建康城里的人和事,以便让她知道各种人情世故、家族秘闻。

以及各种内幕消息。

虽然李笠接连立下大功,凭军功封侯,但在权贵、高门甲族看来,李笠这种出身微寒的武人,什么也不是。

李笠被人看不起,黄姈也不是什么名门闺秀,更不会被贵妇们放在眼里。

于是,黄姈在建康融不入贵妇们的‘圈子’,加上自己也不去凑热闹,无论是哪家王、公、侯、官宦的女眷聚会、郊游,她都收不到邀请或者引荐。

当然,也有李家在建康没有什么亲朋故旧的缘故,王侯官宦之家,自然不会和新平侯府有什么往来。

但王琳例外。

王琳为兵家子,出身微寒,是因为姊妹成了湘东王的宠妾,一家人才鸡犬升天,加上和李笠私交不错,所以两家常有往来。

王琳如今在京,但李笠不在,平日蔡氏就常来新平侯府作客,嘘寒问暖。

加上王家的产业,多和鄱阳这边有关,王琳不仅和李笠交往甚密,和彭均、梁森也称得上朋友,故而蔡氏常来黄姈这里,也是为了说一些产业上的事情。

顺便打听一下鄱阳的情况,也好给友人们说个一二。

黄姈说道:“新平和乐安,一切如常,到了年底,瓷器和铜的产量,至少要增加三成。”

这个消息很重要,蔡氏记在心里,黄姈不等对方问,主动提起一件事:

“今年入夏,鄱阳雨水少,不过亏得去年兴修水利,蓄了不少水,所以勉强熬过去了,我听说,收成影响不大。”

“哎呀,那可真是万幸,多少人在鄱阳屯田呢,就怕粮食歉收,商号放出去的债,收不回来。”

蔡氏感慨着,毕竟家里向鄱阳的大商号借出一大笔钱,虽然利息不算高,但总是稳稳的收入,若今年能如期本息‘返还’...

到明年,要拿出更多的钱,借给鄱阳商号,用钱‘生’更多的钱。

王琳朋友很多,平日里迎来送往花销很大,却没精力管产业,所以负责持家的蔡氏,为此劳心不已。

王家还是有湘东王府做靠山,才能把产业经营起来,更多的寻常官吏人家,以及军中普通裨将,无力经营像样产业。

放债倒是可以,但许多人放不出债,靠田地产出,撑起开销颇为吃力。

如果,鄱阳的商号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