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火烧水激

作者:米糕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和货。

那么,累死累活,不过是给丹水搞了个二级河道,依旧无法把武关道给封闭?

这是事实,李笠也想到了,问题是,魏国要花多少时间,克服这一变故?

雨季就要来临,届时丹水水位暴涨,这落石形成的堰坝,就会变成河水没顶的‘滚水坝’,船只靠近的话十分危险。

然而,上游地区,河岸两侧是陡峭山壁,没宽阔之处做临时码头,除非用大量船只拼接出浮动码头,以铁索固定。

然后,拼接出浮桥,越过堰坝,在下游构建浮桥、浮动码头,作为‘摆渡’。

这需要时间,而且随着河水水位大涨,施工、维护难度同样会上升。

如此一来,主力大军就无法东进,虽然派遣小股军队也能绕道前往荆襄,但这小股军队去东边,就是送人头。

或者,从关中出发的军队,走洛水河谷这条道路,往东进入洛阳盆地,再经由阙南地区转南,翻越山脉入荆襄。

这条路同样崎岖、狭长,主力大军走的话不是不行,但耗时耗力,后勤消耗很大。

况且洛阳还在齐国手中,走这条路去荆襄的魏军主力,动静不会小,一旦被齐国发现,就有可能被对方偷袭、断后路。

李笠认为,只要能成功把石壁弄塌、巨石滚落,就能有效中断武关道至少半年多时间,这期间,魏国主力无法东进,梁国可以从容在汉北地区经营。

半年时间,足够了。

若这样还守不住汉北,只能说梁国就是垃圾。

眼见着火已熄灭,兵卒在工匠的指导下开始“水激”灼热的石壁,李笠问一旁的‘技术总工’(他请来的老工匠):“火候到了么?”

那老工匠白发苍苍,一脸皱纹,这几日一直在现场指挥相关事宜,听得李笠这么问,果断回答:

“火候够了,成就成,不成的话,再烧多几日也没用。”

李笠便拭目以待,等着奇迹出现。

在西边蹲守的斥候禀报,魏国的军队,前锋已经抵达武关,距离此处不算远了,他们必须尽快撤离。

若没能阻断武关道,那么,至少伏击了一支援军,为主力争取了迁移更多百姓的时间,也是不错的。

不知不觉,等了一个时辰,石壁丝毫没有动静,李笠有些失望。

不过想想,活捉了魏国大将杨忠,也算不虚此行。

李笠没吭声,但眉头紧锁,老工匠见了,解释:“将军,就算以水激石,石壁也未必马上裂开。”

“有时,过了几个时辰,石壁才会裂开。”

“是么?那...再等等?”

“是,反正成与不成,今日又不能去别处。”

“也罢,那就再等等。”

李笠打定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