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想法

作者:米糕羊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建康而去。

那时,父亲遇刺身亡,兄长伤重,台城内风云变幻,在荆州任上的萧大连当机立断,不等诏令,直接带兵赶赴京城。

皇位不能空着,但年幼的侄儿若坐上那位置,江山必然不稳,所以身为皇太子嫡出弟弟的萧大连,觉得自己有必要站出来。

兄终弟及,接过重任。

结果,建康城里没有人响应他,所以他顿兵于江中沙洲上,进退两难。

所幸有人暗中相助,居中周旋,他才得以全身而退,返回荆州。

而皇位,还是年幼的侄儿坐了,那些居心不良的权贵们,把国家推到了悬崖边上。

想到这里,萧大连只觉心烦意乱,此次他卸任荆州刺史,回京为官,是堂堂正正回去。

同行,有一些身份不同寻常的客人。

那是刚从周国回来的一些人,其中包括当年蜀地沦陷后被俘的武陵王诸子及一些宗室,如今因为两国罢兵、交换俘虏,才得以返回梁国。

正好他要返回建康,所以这些宗室便搭个顺风船。

其中,就有当年的梁州刺史、宜丰侯萧修,此人,是鄱阳王萧范的弟弟,按辈分,是萧大连的堂叔。

萧大连想着想着,眉头紧锁。

去年秋天,官军在淮北击败齐军,齐军伤亡惨重,主帅毙命,消息很快传到周国,于是周国遣使求和,希望能一同对付齐国。

既然要求和,必须有诚意,但对方不打算交出侵占的益、梁之地,而打算交换俘虏,并且希望两国之间承认事实:

周国承认梁国占了沔北之地的事实,那么,梁国要承认周国占了益、梁之地的事实。

两国保持现状,就此罢兵,一起对付齐国。

这个和谈请求,朝堂诸公的意见各有不同,不过最后朝廷还是决定与周国罢兵,保持现状,交换俘虏,一同对付齐国。

其中,辅政的鄱阳王萧范,就是极力主张和谈之人。

对此结果,萧大连不置可否,反正朝廷目前无力收复益、梁,周国也无力夺回沔北,维持现状也没什么。

交换俘虏,让被俘的梁国将士以及宗室回国,也说得过去。

然而,萧大连却从宜丰侯萧修回国这件事里判断,鄱阳王萧范另有所图。

鄱阳王一系,人丁旺盛,萧范有近四十个弟弟,不过地位较显的只有其中几个,如今均有任用,加上回来的宜丰侯萧修...

萧大连认为,鄱阳王的帮凶又多了一个,因为鄱阳王的弟弟们大多难当重任。

鄱阳王的弟弟之中,湘潭侯萧退、观宁侯萧永、丰城侯萧泰,都是才能平庸之辈,烂泥扶不上墙。

武林侯萧谘,十几年前,任交州刺史,结果只会搜刮民脂民膏,导致当地豪强叛乱,又无法稳住局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