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村里的变化三

作者:夕风吹明月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刘柄森看着这处至少几十亩的山坡地,他的眼中却已经冒出了精光,这片坡地没有村民自发开垦,那是因为道路的因素,但如果他以村委的名义,动员起全村的村民们,来修整一下这里的山路,工程量完全可以接受!

现在的刘柄森心思已经活络了起来,这片山坡地,是完全可以开发的,到时候,再通过土地置换的手段,将南山北坡的那些梯田换到这边,相信没有哪个村民会拒绝。这样一来,南山北坡的那些梯田,离村很近,可以直接当成宅基地使用,北山南坡的这块地方,除去部分用来置换南山梯田,富裕出出来的,还可以增加村中耕地面积,一举两得啊!

刘柄森说做就做,一点儿不拖沓,现在恰还是农闲,他没道理不抓住这个时机,马上将村委几个人发动了起来,就北山梯田与道路修整工作,在村里展开了动员。

刘柄森制订的制度有很好的操作性,考虑到疏通这点儿道路,工程量并不太大,同时这项工作的协同性又较高,不适合拆分建设,他准备运用村里的提留款,来提高村民们的积极性。但提留款毕竟有限,梯田的开垦事宜,则只能分摊到了全村劳力的头上,要求全村每位拥有耕地的村民,每人在北山开垦一分地的梯田。一分地,也就是六十七个平方,一个劳力估计几天就能完成,全村三百多分配有耕地的村民,很容易就能开垦出三十多亩的梯田,这样一来,基本能够解决掉流失耕地的问题。

实际上,多数村民对于村委的这一政策,都非常支持,毕竟开垦出来的梯田,将来仍然要分配到大家手中耕种,地里的产出,也基本都归属于村民,村民们最多出些劳力罢了,又有什么可拒绝的理由呢?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绝对,也总有另一个方面,由于村里土地稀少,许多年轻的劳力,都常年在外地打工,至于自己的那点耕地,家中自有其他亲友打理。

大喇子的家里基本就是这种情况,当刘柄森的工作做到了大喇子的奶奶家时,老太太提出了不同意见,“我有三个儿子,现在只有老二全家在村里,大小子连同他两个儿子,都在外面打工,老三两口子也在外面,老头子和我都身体不好,这些梯田就要全落在老二家的头上,老二媳妇又干不了啥活计,如果都交给老二家,他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老太太的理由不能说不够充分,不过之前刘柄森也不是没有准备,他早就想到了村里这种情况的存在,只不过,大喇子家里的情况相对突出些罢了。

“村委确实考虑过这种情况,所以,也特意组织了一些村里富裕劳动力,对你们这种有困难的家庭进行帮扶,如果你们确实觉得有困难,可以向村里提出来。”

帮扶吗?说得好听,村里组织的这些所谓的帮扶队,能平白帮你干活吗,被帮扶的对象必然需要支付一定报酬,老太太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小刘村长打得什么主意,脸色便一下子沉了下来,“开梯田也需要自愿吧,我们不愿意多要那份田,山上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