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御书房。
朱厚正襟危坐,看着眼前御桌上朱熹的《四书集注》,皱眉不已。
理学是儒家学派之一,在北宋时经儒释道三教相互吸收的产物,而朱熹本身就是继孔圣之后的又一位儒学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北宋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体系,集宋代理学于大成,使其成为主流学派之一,甚至到了元明清被钦定为官方哲学!
而他本人因此被尊称为朱子,成为唯一一位非孔圣亲传弟子却享祀孔庙的十二哲者,受儒教门徒祭祀。
大牛人啊!能够入孔庙享祀,地位堪比“半圣”了吧!即便朱厚对程朱理学不感冒,也不得不承认其耀眼的功绩。
而程朱理学,堪称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自元代开始,被帝王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它完美地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转变,逐渐走向政治哲学化,其一再强调的“三纲五常”、“忠君爱国”为帝王的专制统治提供了精细的理论指导,成为王朝统治的精神支柱!
如此看来,程朱理学对于国家稳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对百姓思想的束缚和禁锢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在建州女真立国后,彻底歪曲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断章取义,用其教义麻痹禁锢天下万民,遗害无穷。
即便来自后世的朱厚此时也不知道如何去面对这个庞然大物,无从下手啊!
他更希望的是儒法并用以统治天下,兼擅采用法儒二家理念治国。治大国如烹小鲜,食材与调料缺一不可。而要想大明繁荣昌盛,应该是依法治国,而不是按照道德伦理治国!
秦朝以法家为主,结果秦律之严苛天下闻名,以至于被冠以“暴秦”之名。汉初儒法并用,而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地位空前上升,法家逐渐消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可笑的是玄学一度占据了正统地位,以至于天下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了隋唐时期则是儒外法里,儒皮法骨,如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等圣明君主陆续开创了属于他们的盛世。
至宋一朝,儒学的新分支程朱理学成为当代主流,经二程的创立和朱熹的继承及发扬光大,理学甚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儒学自此彻底垄断了人们的思想,法家思想流于庸俗,无有能再抗起其大旗者。
但英明神武的太祖朱元璋偏爱以法治国,其结果显而易见,大肆屠杀文臣武将,已经让这位英明神武的开国大帝背上了残暴之名。虽然大家明面上不敢有一丝言语,心里面至今却还记得洪武大帝的残暴严苛。
以至于提起“丹书铁券”,年高德劭者如杨廷和也心惊肉跳,惶恐不知语。
朱厚现在唯一能做的,不是去动摇这庞然大物,而是如同建州女真的大部分帝王一样,稍微“歪曲”一下其教义,去芜存菁!
但这也是个麻烦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