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末,吕光羽两张专辑的歌曲就整理好了,剩下的就只差几首歌曲没有填词,《父辈的旋律》那张流行专辑除了一两首是自己原创的之外,其他的基本上是扒谱来的,一共有十首歌都是年代经典。
像是什么《小芳》、《小微》、《九妹》、《阿莲》、《流浪歌》、《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儿红》、《离家的孩子》、《大花轿》、《在他乡》,全都一股脑扔了进去。
当然像这十首歌他也没法精准的回忆起歌词,基本上都是根据能记起来的补充,编曲方面也给每一首歌制定了一些重要的配器,总之就是尽量还原原唱原曲。
至于主打的华夏风歌曲嘛,吕光羽直接扒了《夜曲》和《玫瑰花的葬礼》,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八首原创,主打专辑当然是要好好磨合填词部分,也就先让音乐工作室先做《父辈的旋律》这张专辑。
而主打的华夏新曲风专辑,那就花时间斟酌填词了,在十一月中旬主打专辑歌曲就写好了,而《父辈的旋律》这张专辑也基本上做好了编曲,就只差人声混音和后期了。
在花了一个星期将人声录好了之后,吕光羽就忙活着mv拍摄,虽说想到粉丝对这张专辑可能不会太友好,可他还是想将这十首经典曲目做上mv。
在十一月末,《父辈的旋律》数字专辑就出来了,直接就发到了平台上,原本以为反向结果不太行的,可实际上远远超出了吕光羽本人和经纪公司团队的预想,数字专辑上线半个月就轻轻松松突破了一千万章。
一千万张是什么概念,直接力压所有歌手的数据,这张数字专辑吕光羽考虑到曲风问题,定价方面是前面两张专辑的一般,也就是十元一张,虽然价格不高,可收益还是直接达到了一个亿,
当然这专辑还是只算两个平台的,要是将这张专辑放到其他平台上的话,那收益可能会更高。
之所以只上两个平台,是因为其他平台给的分成太少了,只有收益的百分之三十,经纪公司见能分到的钱比较少,自然也不愿意全平台上线,而选择一些让利的平台发行。
能拿到的收益也从百分之三十涨到了百分之七十,而且人家还不算推广费用,直接提供免费的顶流推广,在这些平台看来,要是不给经纪公司让利的话,那就没法拿到版权。
吕光羽前面两张专辑火爆程度,已经不限于吃数字专辑的红利了,直接卖实体专辑都有收益,他们见到能分利益自然选择妥协,文娱圈就是这样赢家通吃的现象级待遇。
他们怎么做让利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自己的平台引流,别家平台没有的资源他们有,那就可以吸引其他人到他们的平台,这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平衡专辑之间的售价,吕光羽觉得专辑这块要一视同仁,原本那张《西厢》数字专辑售价二十的,在吕光羽和公司这边跟平台交涉下,想做个差价兑换。
就是想将《西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