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这么大的家伙挂载在空间站上,对空间站来说也是不小的负荷。真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也可以直接用洲际弹道导弹来输送更大威力的家伙到外层空间之后再交由李明来操作。
这次上天的航天员中,就有一位经过特殊训练的军人,他的职责就是负责看护这两枚核弹。
这次的两位副驾驶还是上次首飞的两名航天员:杨玉峰和吴彬。
除了首飞阵容和那名军人外,剩下的四人都是从预备航天员中择优选出的,李明对他们也都是十分熟悉。
这几天李明也熟悉了一下改进后的青鸾号,根据首飞的具体数据资料,青鸾号的一些小细节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但是改变最大的还是青鸾号的主推火箭,这次的主推火箭采用的是yf-130的480吨大推力发动机,推力方面提升了一大截。
这次发射也是yf-130发动机的首次实际发射,对这款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实测也是这次发射的任务之一。
上次发射出于对技术可靠性的考量,所以没用yf-130,而是yf-100.
现在青鸾号的可靠性证实之后,地面试验成功的yf-130发动机也就被用了上来。
华国航空集团的计划就是靠李明快速的摸索出一条大型航天器、火箭发动机的发展道路,只要这些东西能够快速得到验证,积累足够的经验,哪怕以后没有了李明,对于华国的航空事业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打击。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立自强是华国航空人这些年来一直都牢记在心的诫条。
或许真如李明上次发射时说的一样,上天这种事真的会习惯的。
两位副驾驶已经没有了上次发射时的紧张,脸上都是从容自如的笑容,乘员舱里的五位新乘客在另外几人的情绪影响下,也变得十分放松,没有多少紧张的意思。
又是一轮数秒过后,点火发射开始了。
新的大推力发动机输出功率变大的同时,发出的噪音和震动也更大了,李明下意识的给自己套了个隔音屏障,然后开始散开感知,监测青鸾号的状况。
通过念力的感知,李明感受到目前青鸾号虽然抖动的幅度比上次大了不少,但各个部件的连接都十分稳定,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
青鸾号升空之后,各方面的情况开始稳定,飞行了几分钟之后,青鸾号和火箭分离,朝着天宫三号空间站飞去。
当青鸾号和天宫三号完成对接之后,新的太空作业立刻开始。
这次青鸾号为天宫三号带来了一个生活舱,一个实验舱和一个动力舱,天宫三号的驻留人员也将上升到6人,之前的三位航天员完成轮换后返回地面。
这次大家没有拒绝李明的帮助,危机近在眼前,天宫三号的升级工作自然是越快越好,而且现在李明已经可以在地面模拟失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