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着还来不及呢。”
一个是世界级音乐教授的念白工程文件,一个是斯卡歌剧院着名表演家的吟唱工程文件,这俩都是祖宗级别的啊!
必须先备份出来几份再进行编辑,源文件损坏了可就出人命啦。
“听吴姐说,《琵琶行》的漫画第一册已经在审核了,专辑里的《琵琶行》也得准备上架了。”旁边的叶世耍弄着新鼓棒,提醒了一句。
“这么快?高桥元这个鸽子王填坑那么慢,开新坑倒是挺积极。”有点超纲了,刘星也着急起来。
本来刘星还以为《琵琶行》漫画得年后才能出第一册,所有他没那么着急去录这首歌,没曾想赶在所有作品的前面了。
“先录制了《琵琶行》吧,前天试录了几遍都没问题,应该很快就行。”刘星说着就换上装备,走进录音棚的吸音录制室。
“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为调音师的刘远坐在调音台前面,一脸生无可恋地波动着按钮,时不时拉一拉效果,偶尔转一转修正发现没什么用再转回来。
淦!
好像不太需要我啊!
他们山海乐队就是专门给刘星和周小录歌的,御用团队。
随着刘星的唱功越来越成熟,以及杨正言也愈教愈好,瑕疵越来越少,导致刘远这调音的工作除了基操外越来越枯燥......
至于周小?
她特么从来就不需要通过后期调瑕疵好不好?!
想到这里,刘远还是思念以前的调音工作,特别是给那些小明星调音时......
跟特么玩音游似的,后期修瑕疵的旋钮按键都快磨出火星子了,才能把歌声调好。
真刺激啊。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
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唱到最后的戏腔部分时,刘远干脆拄着胳膊欣赏起来了,基本操作都调试好了,又不用干别的。
听着这戏腔,刘远越观摩越有韵味......
刘远大概能感同身受到古代的那些人为什么愿意放弃产业,而跟一个戏子跑路去。
他也能感同身受到杨正言当时第一眼看到这版歌词时是什么心理了,骇世惊俗想必就是这种感觉吧。
刘星的《牵丝戏》和《青花瓷》一出,引领着整个音乐潮流一个急转弯,导致现在所谓的古风和国潮成为了“网红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