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底线

作者:老大河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心于政事,一个最想干的活是与元好问吟诗作对,另一个则醉心于术数与地理;这两个人与赵复一样,竟然都看上了“海东学院”山长的位置。

姚枢,赵权相信他有相当强的政务能力,但一个火罗县的县长根本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在等着赵权给他腾出更对得起自己身份的位置。只是,这个位置已经早已经被老侍给占据了。

地盘,确实要扩充,可是目前南京府自身根基薄弱,又凭什么来扩充地盘?

至于元好问,这个纯正的夫子只能供着,别说让他干这些龌龊事,就是被他知道了,都得受一顿斥责。这是一个典型的只擅长在岸上批评,却绝不肯下河摸鱼的大佬。

这人诗词文章,当世无匹,嘴上骂人的功夫,却也毫不含糊。

在元好问看来,王栖梧为了一些马匹,以酒勾引蒙古人行恶作乱,其行为不缔于衣冠禽兽。蒙古人作恶,那是因为他们未服王化,不知羞耻。而作为一个儒学传人,这么做便是文人中的败类,严重的德不配才。让他羞于与王栖梧为伍。

元好问甚至因此向赵权请辞,只是在其他几个人的劝阻,以及赵权的一再安抚之下,才勉强留下。

大佬太多了,对于现在的赵权来说,其实还真的不是个好事。

“不过老侍,这事我觉得还是瞒着元先生好,我还是挺怕他给我上纲上线的。”赵权对着坐在一旁的侍其轴说道。

侍其轴瘪了瘪嘴,虽然没有开口,却给了赵权一个让他安心的眼神。

赵权又对王栖梧说道:“这次真的是太辛苦你了!要不是你,咱们这个冬天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王栖梧自然明白,权总管口中的收获,可不仅仅是这两万多匹马。

近半年的时间,火罗村已经从一个只有一百多户的小村子,迅速地护张成为一个五千人人的小县。两座土楼“火罗一号楼”与“火罗二号楼”已经全部完工,如今正准备开始“火罗三号楼”的建设。除此之外,还沿着合兰河向北,每隔二十五里修建了六个防御墩台。

这些可都是他实实在在的业绩!

王栖梧长长地吐了口气,对赵权躬身一礼。而后默默坐下,心里有千万感慨。

这十多年来,历经折磨,诸事不顺。他并不怕做事,但是顶着“文豪世家”的头衔,无论他在哪任职,所有人在看到他时,都会从尊崇到讶异再到鄙夷。只要是个认字的人,都认为像他这样的人,就应该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而不应当将自己陷于浊世之中,以致自污。

文人相轻,并非指的是那些争权夺利的文人。在辽西辽东这个地方,即便是文人被蒙古人视若彘犬,彼此之间依然不忘了相轻。

这么多年来,王栖梧走到哪被骂到哪,自己都觉得脸皮已经可比城墙。因此,对于元好问等人的诸般鄙视,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但是,让他诧异的是,自从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